谈高职高专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改革(2)

时间:2021-08-31

二、创新高职高专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

  (一)情景演示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情景演示法是一种非常直观的互动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设定一个具体的场景,带学生进入到这个特定的场景中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具体的训练。就商务礼仪这门课程来说,一般可以借助三种常规的演示方式;一是教师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表情将抽象的礼仪规范知识点进行具体化的展示。如讲到跪坐、打千礼、介绍、握手、拥抱、鞠躬等动作时,教师要进行讲解然后直接进行示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模仿和示范兴趣,进而对学生进行训练。二是可以借助录像、光盘等视频资料,将知识点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记忆。比如讲到服饰礼仪的时候,除了教师示范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一些视频资料,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直观讲解,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情景,如初次见面、交换名片、会务组织或者求职现场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和模拟,请其他同学作为评委,并对演示过程录像后点评讲解,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应用到具体生活场景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灵活应用。

  (二)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规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点或者重难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和所学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带领学生一起判断、分析、说明进而掌握知识点的一个过程。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提出看法和解决方案,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尊位座次礼仪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商务人员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座次礼仪而造成合作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从而深刻理解礼仪的重要性,达到深刻理解并记忆的教学目的。再如在讲到商务信函中求职信的时候,可以通过成功和失败两个不同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商务礼仪中细节的重要性。在教学案过程中使用案例分析法,不仅可以直观深刻地讲解知识点和重难点,给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诊断治疗教学法

  诊断治疗法是指在发现“不良情况”后,具体分析后准确判断其根本原因,然后采取积极适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教学的一种积极教学方式。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书中涉及的很多知识点和技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没有熟练掌握的。如果此时从每一个知识点都详细讲解,那么不仅涉及课时不够的问题,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讲重复的话语,更别提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到形象礼仪中的仪态礼仪时,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基础不一样,要完全统一动作不仅难度比较大,而且部分学生会因为自身的一些不足而感到自卑和抗拒,另一部分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也会自以为是。这就要求教师采取诊断治疗式的教学方法,诊断“病情”查明“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注重细节,时时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学习。

  (四)小组讨论教学法

  小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针对某一具体教学任务,从实际学情出发,提出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一个过程。这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加能体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比如可以通过一个有争议的案例的引入,请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然后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点评。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同的学生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理解不一样,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这样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可以尽情地交流。

  (五)任务驱动教学法

  商务礼仪的教学具有实用性,所以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能良好地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行为的意识。一般书本的教学主要是以章节的形式呈现的,但是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对礼仪的要求是非常全面完整的,不仅包括言谈举止、服饰妆容,更包括待人接物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具体授课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教材给出的框架,而是应该根据商务接待活动所涉及的所有礼仪方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根据商务接待的具体环节,再结合教学任务设置成若干个真实度较高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内容要尽量全面,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熟练掌握相关礼仪知识,提高商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