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班子,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建设。要把那些政治上强、创新意识浓、文化程度高、奉献精神好、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能人”选进班子,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对不称职或失去群众信任的班子成员,按照组织原则和有关程序及时调整补充。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抓住了这个“龙头”,才能带动“全身”。因此,必须下工夫建设好“一把手”队伍。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可以有效地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激活村级经济,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推行选派乡镇机关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到农村一线任职锻炼,充实“两委”班子,帮助村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要进一步改善优化农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结构。
二是加强党员管理。建立在职党员干部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度,使每位党员有岗可上,有职可履,有责可负;建立流动党员登记造册、联系走访等制度,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支部的组织优势,使外出党员肩上有担子,思想上有组织,流动不流失;建立离退休老干部参政议政岗制度,建立定期向离退休干部信息通报制度,使他们充分发挥“参谋员”的作用。健全完善党员奖励激励机制。建立生活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党员创业扶持基金、党员干部培训基金等,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员群众的内在活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强化“推优”措施,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和入党介绍人资格审查制度,严把“入口”关,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中,在非党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中,在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先富起来的农民中发展党员。要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防止和纠正流动党员不过组织生活和不发挥作用的现象。
四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体现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要不断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档案,逐步实现对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