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时间:2021-08-31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午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第十一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

  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一、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并借助数学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高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通过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内容学习,帮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教学对象和上期教学效果分析:

  继续任教初三c42、c43两个班级的数学。本期以前历次考试成绩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数学整体水平基本上比较持平,个别差距属于正常差距。所教两班考得虽然比其他班级来说有较大进步,但是,从本身来看,还是不尽人意,应该考得更多。这里也反映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平时教学时,注重过关不够,过多地注重了量,忽略了质。另外一点就是,个别辅导不够,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抓最容易出成绩的学生,而是采取了一盘棋整体抓的思想,因此在辅导上仍然采取大局思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落后。所以,单独地来说,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应该相当,但总的来说的时候,教学上经验不足,难度把握不太准,层次感不够强烈,导致了这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和其他班比较起来就显得拙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时时学习,时时分析,时时进步。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所用教科书是由出版社是人民教育出版出版的《人教实验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总课时400课时(每个班200课时,其中正课120课时,辅导课80课时),每周20课时(每个班10课时,其中正课6课时,辅导课4课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⑴二次根式一章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意义;难点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意义和二次根式的运算技巧。

  ⑵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难点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⑶旋转一章的重点、难点是旋转及其特征,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⑷圆一章的重点是圆的有关性质、与圆有关的几种位置关系及计算;难点是对圆的各种性质的探索、理解及其综合应用。

  ⑸概率初步一章的重点是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来估计概率;难点是概率意义的理解及实际运用。

四、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教学“六认真”,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备课上更多地是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构思,以自己的特有想法为主,结合和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因材备课、因校备课、因时备课;授课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变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现代教学方式,同时兼顾自主学习的培养,更多地做到教学方法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教学思想紧跟教育原则,教学目标紧跟教学大纲,教学效果紧跟社会需求,并且探索一些新教学法。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作业上做到及时讲解及时纠正,不拖不漏不放按时按量按质。考试上进行适当的改革,考试方式上变单一的“纸试”式为多样化的考试评价体系,争取作到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4、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辅导上做到个别与集体结合,自学与讲解结合,有的放矢。

  5、建立错题本,反复检查错题过关情况,树立以错促进步的观念。

  6、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7、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复习情境,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高数学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优化复习氛围是搞好复习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教学进度表:(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周别 日期 教学(含实验)内容(章节) 课时 作业次数 考试测验 课外辅导

  1--2 9.1-9.9 二次根式 10 12 2 12

  2--4 9.10-9.23 一元二次方程 15 12 2 12

  4--5 9.24-9.30 旋转 15 12 2 12

  6--10 10.8-10.31 圆 15 12 3 12

  11--13 11.1-11.10 概率 15 12 2 12

  13--20 11.13-1.28 复习、下学期内容 50 12 2 12

  21 01.30-- 期末复习、考试 15 12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