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作计划(3)

时间:2021-08-31

大学工作计划 篇6

  河南工业大学于1956年建校,已有50多年的办校历史,原为国家部委学校,现为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占地面积3000亩,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其中占地面积2500亩的新校区座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标准的田径场和体育馆等,现代化设施齐全,花园式的校园整洁优雅,为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25个省级重点学科,46个本科专业, 47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人,具有完善的学士、硕士两级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拥有100多个实验室,136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学校有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加工分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甲级建筑设计院以及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500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多人,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1100多人,其中3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省部级的优秀专家、创新人才、学科带头人等近200人,多人受聘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研究院所的博士生导师。 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等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多项,主持制定、修订国际、国家标准1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0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近400篇,出版学术著作近150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来均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在粮油食品、机电工程、信息通信、建筑设计、化学化工、自动控制、超硬材料、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有突出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河南省在我校农产品储藏与加工、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结构工程、应用化学、产业经济学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等7个学科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

大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主要面向地质工程领域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我校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地质理论基础与解决地质工程技术问题的经验,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与能源、矿产等部门的勘探、开发和工程勘察建设的主战场密切相联,与产业部门有长期、稳定、多领域的合作。通过多年的科研协作,熟悉相关地质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具有培养地质工程硕士所需的实验、科研条件。

  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生具备地质工程领域内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熟悉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地质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学员三方面的积极性,采取联合培养方式。并与教学条件良好、在职人员较集中的骨干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2)采取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方案规定的框架内,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尽可能紧密结合不同企业和部门的需求。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生产技术或科研攻关课题。

  (3)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即由我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任正导师,聘企业单位专家为副导师,双方共同指导。

  (4)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领域的培养方向覆盖了理、工两个一级学科,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培养领域广阔。

  主要培养方向有:

  (1)油气、煤田地质与勘探;(2)油气田地质与开发;(3)地球探测(物探、化探、地热、遥感等)与信息技术;(5)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勘探与应用;(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探与开发;(6)工程地质与防护工程;(7)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评价;(8)地质灾害与环境评价;(9)矿产资源、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与管理;(10)矿物工程与材料

大学工作计划 篇8

  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是在校区招生与就业办公室的指导下,报请校团委审批成立的一个学习型与实践型相结合致力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公益性社团组织。本协会秉承“沟通、分享、合作与成长”的宗旨,努力为校区师生打造一个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广大学生在校期间即可了解掌握一些关于竞聘工作岗位所必备的条件、最新的国家就业政策、招聘会的流程及在应聘中应注意的事项、签约解约流程、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及应对措施等,以增强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提高其它在校生的职业能力。为此,本协会将围绕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 纳新前(9月1日—10月1日)

  1. 确定及公布干部名单。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作为一支新成立的队伍,协会干部必须经过严格选拔,反复论证,使协会的干部水平能够胜任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届时协会将报请学生工作部审批并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公布本协会第一届学生干部名单并制作干部工作证。

  2. 开学迎新生。本协会将服从学校安排积极开展迎接新生工作,以期帮助广大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大学生活。新生报到时,协会将张贴海报、打印横幅等为协会做宣传。

  3. 初步邀请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戚云松教授在9月18日为本专科新生做关于大学三年或四年的学业规划报告会。使广大新生尽快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规划好在校期间发展方向。

  4. 参与迎新晚会。协会将组织人员(含大一新生)制作并参与迎新晚会节目演出,使校区学生再次对本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 纳新期间(10月7日—10月20日)

  1. 按照学校要求组织纳新咨询会。本协会热烈欢迎大一新生积极参与本协会的纳新竞选,届时,本协会在已有影响力的基础上,号召更多有志之士参与本协会,为更多的同学提供服务。

  2. 纳新演讲。以演讲为主结合其他考核方式选拔第一届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优秀干事。

  3. 公布干事名单。制作第一届干事成员名单张贴于校内宣传栏内并制作干事工作证。

三、 纳新后常规活动(10月20日—10月30日)

  1. 召开协会全体成员大会及各部门会议。这是广大会员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促使会员更直接的了解协会,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为以后协会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矗

  2. 开展视频讲座活动。组织本协会全体会员,播放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向上方面的视频、讲座,促使协会干部干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广大同学。

  3. 召开第一届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成立大会。届时邀请学校领导、本协会全体成员及其它师生参与,宣布第一届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树立协会在学校各社团中的地位。

四、 纳新后特色活动(11月1日—学期末)

  1. 为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报告会。邀请企业领导、人力资源分析人士及学校领导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让广大毕业生尽快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及时作出正确的择业观。

  2. 简历设计大赛。配合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协助各系帮助广大毕业生提高简历制作水平,提高我校区毕业生在应聘时的竞争力。

  3. 开展职场视频礼仪讲座活动。增强我校区学生对职场礼仪的了解,剖析职场,直面就业现场,进一步提高我校区大学生的应聘能力。

  4. 策划举行模拟招聘会。邀请校系优秀教师在报告厅为各专业毕业生进行面试,简历分析,及对各面试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等。

  5. 模拟招聘会总结大会。针对毕业生在模拟招聘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后反馈工作,通过面试老师的反馈,使毕业生清楚了解自己优劣势,尽快弥补在应聘中的不足。

  6. 正式招聘会。在模拟招聘会的“实战演习”基础上,广大毕业生已积累了丰富的应聘经验,本协会将大力支持校区邀请企业进校招聘及鼓励广大毕业生赴各地参加招聘会,以提高校区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校区的知名度。

  7. 期末活动总结。在每次活动总结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协会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与自我批评,对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加以强化,使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成为校区一支优秀的社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