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工作计划(2)

时间:2021-08-31

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3

  一、情况分析: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段时间以来,教师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们为了追求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而忽略了幼儿园各学科的.框架,对其相应概念也渐渐疏远,从而导致不能有效指导幼儿的学习。

  从去年开展的数学教育活动来看,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已经能够逐步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教材的进度以及各活动内容之间的递进关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有经验的老师注重于课堂上对幼儿的有效引导,但活动缺失游戏化、生活化,年轻教师却置活动的基本框架于不顾而一味地追求活动游戏化。那么,怎么在不改变学科框架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有效地指导呢?

  围绕着这一问题,本学期开始我们将侧重于语言领域方面开展为期一年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

  1、加强教研组建设,形成自觉反思,互助成长的教研氛围,提高教研质量。

  2、重温语言教学法,了解其课堂基本框架,活动组织原则,提高教师语言活动设计能力。

  3、能从“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尽量让每一活动都能在促进幼儿的发展中体现最大的价值。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并且能自觉联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2、鼓励教师互相听课交流,形成同伴间互助成长的良好教研氛围。

  3、以集体备课为契机,教师间深入进行课后反思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后反思能力。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教研组研讨通过教研计划。

  十月份

  1、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教授华爱华的文章《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有意义的教学”》。

  2、迎接省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教师开展现场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理论学习:幼儿园故事教学、看图讲述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

  十二月份

  1、理论学习:幼儿园儿歌教学、阅读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

  2、开展听课月活动(语言领域教学)。

  元月份

  1、开展听课月小结会,组织教师交流课后反思。

  2、教研组召开本学期工作总结会。

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在园内和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本着“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这一宗旨,在本学期中,我们大班教研组开展了系列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活动。

一.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已成为共识,教育信息的接受,决定着教师思维的灵活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而只有不断地、主动地学习才是接受信息的最佳途径。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新增了“向你推荐”的活动内容,旨在改变以往由组长一人来选择、决定学习的内容,而是由每一位组员通过自身的学习、理解,然后将有所感悟的文章推荐给同伴。这样不仅促使教师主动地去查找信息、自学理论,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小教研中理论学习所占的比例,让老师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讨、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性的问题。一学期下来,我们共收集了《蒙氏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何恰当的组织小组讨论》、《大班幼儿社会性能力的界定和框架》等近十篇理论资料。大家在收集、推荐、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也体验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二.大胆尝试、自我挑战,在实践中落实教育的理念。

  正如前面所说的,学习决定着教师思维的灵活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而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必然会带来行为的创新,可一旦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又难免会“穿起新鞋走老路”。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大胆地尝试,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应该说我们的组员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本学期中有三人五次进行教研组和园内外的实践活动。其中,叶蕙老师为了多给自己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还在期末主动请缨,对全园教师开放了教学活动。虽然给自己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她从活动后同伴们的评析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进一步提高自己教育实践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组结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重点,策划、组织了“重阳节知多少”、“小小送报员”、“‘迎新年·献爱心’小小拍卖会”等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带领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老师也从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落到的实处。

三.合作研究、相互质疑,在反思中提高评析的能力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我鼓励教师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然后各自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当然,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

  同时,“今天我来当组长”的活动形式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组织评析的机会,使大家能够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分析教师在实践中的教育行为。然后通过研讨、质疑提高反思和评析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合作研讨的氛围中,有一位教师针对教研重点,制定了《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能力的调查研究计划》,希望自己能以科学的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当然,回顾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有收获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深度不够,虽在设计活动时能注意运用新的观念和教法,但还没能很好的转化成自己的教育行为。

  2.对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如何寻找适宜的探索切入点、如何将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有机地结合存有一定的困惑。

  3.通过学习、实践,对“社会性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发现了对“社会性发展”、“社会性适应能力”、“幼儿的社会化”、“亲社会行为”等几个概念的界定不是很清楚。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将在下学期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困惑,切实提高教研、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