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5)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初中 篇7

  一、说教材

  《狼》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短小精悍。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和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说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

  能力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学习本文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变化的过程;

  2、认识狼贪婪凶残和阴险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作斗争。

  (2)说教学重难点

  1、深切感受故事情节,揣摩语言,领会文章主旨;

  2、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突破方法:为解决重、难点,通过换位、分角色等多种朗读方式和小组辩论,感受故事情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在理解中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说学情

  初中生的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对文言文艰涩难懂有些畏惧,但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扣人心弦的小故事,字词较易理解,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抓住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这之前对文言字句的积累,在诵读中较易梳理词句和翻译课文。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设想: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激趣法、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自主疏通课文时,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难词、难句,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组组交流,加以点拔,从中悟出规律方法。

  第二方面,针对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共两个课时,在这以第二课时为主。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按照以下6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激趣导入

  我设计的导语是:从前,有一个人,他在教书之余,在路边摆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但他有一个特殊的条件:他要喝他茶水的人就为他讲一个故事。这个人就用这种方式收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把故事加以想象,再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不朽的文化遗产,他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则有趣的小故事《狼》。

  环节二:走进课本,了解作者

  检查学生对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知识点的预习情况。

  环节三:诵读课文,梳理字词

  通过多种的诵读方式,在读中梳理文中的疑难字句,掌握故事情节。

  环节四:研读赏析,妙点揣摩

  我在此环节设计了四个问题,突破重难点:

  问题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们认识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为下一问题分析屠户心理做铺垫。

  问题2:文章中如何来刻画屠户这一形象的?(从人物描写方法上,并以课文例句来分析

  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们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妙处,让学生们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屠户由俱狼、御狼到杀狼一系列心理变化的过程和善于斗争的精神。

  问题3: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在问题1、2理解的基础上的升华,通过合作、讨论揭示文章主题:狼虽贪婪凶狠、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勇敢精神的人的面前,终究难逃死亡的命运。同时学习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问题4:“只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则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这一问题的设置,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能存在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会保护自己的人,同时还要善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这四个问题的设置层层相扣,一脉相承,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

  环节五:探究合作,互动质疑

  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两个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展示探究结果。

  环节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清晰、直观的掌握课文的主要脉络,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又突出文章的两种描写方法。

  狼

  蒲松龄

  贪婪凶恶 心理描写

  狼 屠户

  狡诈阴险 动作描写

  以上,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初中 篇8

  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而途中跑又是中长距离跑全程中距离最长的一段,所以途中跑的技术,将对耐久跑的成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子了解、掌握正确的途中跑技术,使学子对“跑”这个人类基本能力深入理解。

  本节课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单一、枯燥,因而在教学安排上,通过辅助游戏把单一、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选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手段激发学子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子,这个年龄段的学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有很强模仿能力;好奇心强,学习意识较好,对新鲜事物兴趣较高,有强烈的表现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学上首要措施就是激发学子的兴趣,采用有趣味性组织教法和多种练习手段来以引导学子主动学习,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学子的途中跑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子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跑和脉搏测试,学子知道测试脉搏的方法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耐久跑中的作用;通过依次超越领先跑的练习,学子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有氧能力;培养学子在艰苦条件下,体验成功的快乐。

单元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子懂得耐久跑的健身价值,学会基本的耐久跑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发展学子的有氧代谢能力,增进心血管机能;培养学子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学会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度的运动负荷。

  教学重点:跑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教学难点:利用学会的技术进行练习,并且知道如何克服“极点”。简单的向学子解释什么是“极点”及其出现的原因。在练习的过程中,用语言鼓励、激励学子坚持练习,主动克服。

  教法策略:

  在准备活动中通过游戏,调动起学子的情绪,为教学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改变枯燥、单一的练习形式,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子的好奇心理,转移注意力,使学子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学法策略:

  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子熟悉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和节奏。围绕这个中心,通过原地的摆臂呼吸练习,体会呼吸方法和节奏,并尝试在接下来的体验跑中运用,感受正确的方法带来的身体感觉。经过不断的自主练习,来加深和巩固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热身慢跑、徒手操,主要是帮助学子起到热身作用,预防损伤。组织学子进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学子做各种队形的跑的练习,控制好跑的速度,要求学子仔细体会在跑了一段距离以后身体的感觉;跑完后,教会学子怎样测试脉搏;

  2、对学子刚刚跑下来的身体感觉进行提问,并解释原因。导入在耐久跑中呼吸方法和呼吸节奏的重要性,讲解呼吸的方法:一般用鼻子与半张开的嘴同时进行,冬季练长跑或顶风跑时,为了避免冷空气和强气流直接刺激咽喉,需要将舌尖上翘,微微舔住上颚;简单的解释“极点”出现的原因和调整方法,克服对耐久跑的畏难心理。组织学子原地练习呼吸方法,结合摆臂动作,体会呼吸节奏,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在呼气上;呼吸的节奏一般是2~3步一呼气,再跑2~3步一吸气;

  3、将学子按自然组分成四队,每队分配一道跑道,讲清练习的方法和练习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4、集中学子,对刚刚的练习进行评价,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组织练习,根据学子的心率,按能力对学子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三、结束部分

  用音乐配合徒手操进行放松。对课的情况进行小结,通过评价,提高学子的自信心和对练习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学效果预计:

  学子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游戏和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子都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0%~35%左右,最高心率13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0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