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作的反思文章

时间:2021-08-31

有关对写作的反思文章

  最近看完余华的一系列小说,准确的来说是重温,这让我重新审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写作。这些年我从一篇篇短文写起,慢慢地入手一些短篇小说,唯让我感到最为“艰辛”的是写长篇。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往往中途要停歇很多次才能够完成。笔下的文字写到最为紧张处反而更难落笔,在写到七万多字时内心烦躁,心情愈加不畅,这时又重新拿起了余华的小说,看完之后内心波涛翻涌,久久不能停歇。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小说代表,在小说前期以特有的创新形式,在荒诞中基于现实主义土壤,现实中又持有特有的荒诞色调,多以短篇小说取胜。后期以长篇出彩,回归小说本质,以其质朴、简洁的语言来讲述故事,讲述文学。他笔下的人物从来都不卑微。故事的主人公个性鲜明,他们不远不近,好像就在我们身边。用一句话来概括,余华的小说看似是一层绝望的乌云,然而背后却是一颗温暖明亮的太阳。

  在介绍余华的小说时,我喜欢用质朴这个词,这绝不是我对他作品的过于迷恋热衷,而是对他小说的一个事实的陈述。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有时不是因为你的辞藻和语句多么的华丽,就能称得上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斟酌字句,反复咀嚼,希望能够表现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姿态,于是在关注这些的同时,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对文学和社会的思考。过多的考虑逐字逐句的问题,就可能会无意识的放弃整部作品的灵魂。这些文章乍一看倒是挺吸引人,如行云流水,但是只要稍一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文章较为空洞无味,只是一味的卖弄字眼,博取一时的眼球。因而这样的'文章在我看来,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若一篇文章、一部小说缺乏思考,缺乏灵魂,那么它就像毫无营养的食物,白白的过过肠子罢了。因此,文学作品要谈深刻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更应该专注于如何体现社会现实、如何对现实提出思考。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又给读者带来哪些启发,哪些共鸣和更深意义的灵魂上的触碰,这些才是作为一个写作人应当反思的问题。

  还有许多写作人有时只图一时之快,将自己某刻激动的心情误认为是写作的灵感,拿来纸笔或是怒敲键盘,洋洋洒洒写下几千字几万字。当心情恢复平静时,转头一看不忍直视,文章只是在发泄情感,毫无见解和思考性,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精力。

  而在余华的小说中以质朴的文字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和故事讲述的生动而有味道。这些文字的最大特点是不干涩不深晦难懂,相反在简单的文字中恰恰体现了一种对于生活和普通大众最为深刻的关怀。

  正如巴尔扎克所讲:“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的确,小说能够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思考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同样其他的文学作品体裁也是一样的,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才是好的文学作品。任何文学体裁和文学形式一定不要为了故作高深,把自己放在自我虚设的文字光环底下,而忘记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写作。

【有关对写作的反思文章】相关文章:

1.有关提高写作基础的文章

2.文章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

3.图画文章教学反思

4.文章的写作方法

5.有关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6.时评写作教学反思

7.反思的写作方法

8.自我反思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