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平均分》说课稿6

  一、 地位作用及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所学的内容,是建立的一年级学的简单分类知道及二年级上册学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为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及分数的含义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课的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想分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对新知识的牵引,让学生由已知感受末知,从末知探求新知。

二、 设计理念

  我在设计本堂课的依据的理念是: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对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另外,我校正在进行“先学后教”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了课本传递信息的功能,尽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今后乃至整个学习生涯打下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

  鉴于以上原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分分摆摆的操作,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怎样分才是平均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并由此粗浅的感知除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能用学到的平均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此我还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每份同样多才是平均分,而难点则是平均分的分法。为了解决重难点,能较好的利用媒体资源,我对教材略作调整,舍去了春游图,只借用了例1。

四、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学课文,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这样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放新课。

  曾经听过为这样一句话:“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味浓;课结束,趣末尽”,说明在一节课中 “趣”字应该贯穿始终,而起始阶段的“趣”味显现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能缩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趣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 课件出示3只小猫正在吵架的情境: 劳动节到了,猫妈妈交给三只小猫的任务是浇12盆花。 小花猫说:我浇离我近的两盆,其余的你们分。 小白猫说:小黑猫个儿大,多浇点儿,浇6盆,其余的我们浇。 小黑猫说:我们还是一人四盆吧! 叫学生当裁判评评谁有理,谁的方法最公平。 在这个情境中,二年级的学生很天真,可能不同的人会认为不同的猫有理,但一抛出“公平”两字,自然的会想到是小黑猫,那为什么公平呢?原先凭学生的旧知可能会有个模糊的表述,但学了新知就会更清晰明了,从而由此导入了新课。

  (二)自学课文,探索新知。

  解决重点:指导学生自学例1,找出新知,汇报交流。 这里我先让学生带问题看例1:他们在干什么?看着他们分的你有什么要说的?你有办法比他们分的更好吗?你睁大眼睛找找,你能从例1中找出今天老师要教给你们的新知识是什么吗? 之后汇报交流。 怎样分是平均分是一个重点,这里我借取了我们学校在搞的“先学课教”这个实践性课题的一部分精华,把“先学”变为让学生“先看图”、“先理解图”,“后教”变为“后点拔”,同时把揭示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自豪的体验,这样在看看学学找找中更容易接受这个“平均分”这个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其实已经接触较多的知识,并把它抽化成一个概念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概念体系的升华,让学生在脑海中深深烙下:每份同样多,才叫平均分。

  突破难点:课件出示劳动节第二任务:美化校园。小花猫:“把10棵树种到5个花坛里,每个花坛几棵树?” 小白猫:“15朵共插到3个花盆里怎么分?”小黑猫:“12张画贴到三个走廊里。” 叫学生到电脑前把自已的分法一一演示。这里主要解决平均分的分法: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这个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借助了直观的媒体演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所以直观的感知清晰的看清平均分的过程,让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判断题(叫学生判断这样是不是平均分)检验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2、学生摆学具:师出题,叫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平均分了。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分法,要求速度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选到最为有效的分法。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哪问题? 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最后的小结不仅让学生回顾了平均分的概念,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平均分找出来,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练习。 练习三1、2、3或课堂作业本。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反馈于教师,让教师了解本堂课、本班学生存在的缺陷,以使做到堂堂清。

《平均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二)实际操作 认识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一层:创设情境 感受平均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观察猴妈妈怎样分你觉得最公平

  2、观察问题

  通过让同学们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的同样多。

  3、揭示课题

  第二层:实际操作 认识平均分

  1、提出小兔搬8个萝卜,可以平均分几次搬?

  2、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认识理解“平均分”。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分法的机会。

  第三层:拓展应用 理解平均分

  1、按要求分小棒,交流操作。

  2、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3、分别做练一练的第1、2、3题,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一样多。每份分得的结晶果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