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2

  说内容:

  教科书第68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第68—70页“练习与实践”第1-9题。

  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掌握整数与小数的读写方法。体会整数与小数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复习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体会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说重点:

  能根据概念间的联系与发展把知识分类整理,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说难点:

  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说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整数、小数,包括负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整理

  1、自主整理。

  学生在小组里一起回忆已经学过哪些有关整数和小树(包括负数)的知识。

  2、完善认知结构。

  (1)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

  (2)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读写整数和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4)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5)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把一个数改写有什么不同?

  (6)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的?

  三、练习与实践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7题。

  四、总结与反思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是怎样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的?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说课稿 篇3

  《打字机》说课稿

  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管弦乐《打字机》,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打动了我,比如:乐曲在快速的旋律中用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诙谐有趣,表现出办公室里人们紧张愉快的工作情景。

  我首先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根椐新课标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等要求,针对学生节奏感强的特点,设计了在乐曲中加入四种打击乐器的伴奏,让学生参与式地聆听音乐。

  同时,我针对学生唱谱较弱的特点,设计出图形谱,让学生边看边在体态律动中哼唱旋律。

  我紧紧围绕音乐审美核心来设计教学环节,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理论,使音乐要素的训练变成环环相扣的游戏。

  比如:当学生初听音乐时,先让他们自由律动感受音乐,虽然表现粗糙,但可自然轻松地由音乐感转入运动感;然后我请学生说出感受,再给学生提示,并与学生互动,让由运动感返回到音乐感,更为生动地感受音乐;学生活跃起来了,我引导学生将感知的东西上升为符号,顺带学习音乐知识与技巧;最后我启发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技巧还原到音乐表现中,将学生引领到音乐审美的更高层次。

  我的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我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能为胆小害羞的学生提供表现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我十分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创新表现。特别是演奏乐器时,我留出了充足时间,让学生自由探索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学生在多层次合作演奏中陶醉时,当学生在“超大打字机”中愉快“工作”时,当学生在有趣地表演“悠闲”时,都挂掩饰不住内心的雀跃,流露出自然的满足感。

  本课设计曾经多次参加异地教学,虽然学生能力不同,但都成功地做到了师生共同分享音乐美感与兴趣的效果,广州教研室朱则平老师和中央教科所许洪帅博士都给予很高评价。

  不过,我有个反思,就是今后可以通过竖笛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音准能力,将高年级的音乐课上得更好。

说课稿 篇4

  本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九版块的一篇洋溢友爱的文章,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等几方面来简单的说一下本课的教学思路。

  一、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动物趣事为主题,安排三篇课文,其中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蜗牛送信的情节,体现出松鼠与青蛙之间真挚的友谊。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能够简单的自主识字,有初步的合作意识,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借助拼音读文,但对书信的交往极少接触。

  基于对教材的简析,学情的了解,确定本课分两课时教学。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难”

  能力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情景创设,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获得“好朋友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跟快乐”的体验,体会与人沟通的快乐。

  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练习朗读

  五、 教学难点

  体会给朋友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六、 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法

  由于本课是一篇童话,浅显易懂,教学中,创造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带学生走入童话的世界。

  2、 读文感悟法

  尊重学生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朗读,鼓励有创意的谈感受。

  3、 随文识字法

  根据故事情节随机出示汉字

  七、 教学方法

  1、 多元识字法 ,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方法。

  2、 读想结合 ,边阅读边想象画面进入情境。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流程。

  八、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封信,你们心情怎样呀?(读信),以鼓励学生信心问内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小青蛙也收到一封信。引入课题。

  (二)自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画生字生词。

  2、汇报交流,以此扫清障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3、指名读文。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三)自由朗读,体会图文内容

  根据图文,以青蛙心情发生怎样变化为主线,

  等信 难过

  收信 高兴

  分别画出相应词语,巩固识字,例如出现“等信”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等” 出现“难过”引出多音字“难”以次来落实目标,突出重点。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指导读,读出难过与开心。

  (五)延伸训练

  你能为小青蛙设计一封回信吗?

  (六)总结

  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