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7

  一、 授课内容的本质与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定位

  《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鲁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按照单元课时分配建议,本单元分为三课。我这是第一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认识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设计本节课时,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的要求,

  把“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进一步认识设计及其主要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确立为:通过欣赏室内外环境及产品亲自设计的实践活动,了解从创意到设计的全过程,增强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为: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中让学生认识设计及其主要分类是基础,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展开。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是本节课的升华。而让学生动手设计本节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升华情感的纽带。

  为达成目标: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通过亲自动手设计一幅简单的产品设计效果图的实践活动,了解从创意到设计的全过程,增强动手能力。

  将本课的难点设计为:能够正确的对产品功能和外观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对于还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环境和产品设计相对陌生。因此,我运用蜡烛这种最普通的产品,短时间内拉近了产品设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上课开始时,我利用给大家带礼物的形式,将课件中的蜡烛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告诉大家这不是一只普通的蜡烛,而是一只许愿烛,接下来利用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许愿的时间,偷偷地将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蜡烛变到学生面前。这样,在学生睁开眼睛的一刹那,就会有无比的惊喜。而当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我带给他们的礼物时,学生就会非常兴奋地下来选择礼物。这时我就可以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种蜡烛,这与你平时见到的蜡烛有什么不同。教师就可以趁机总结出:正是因为这些不经意的改变,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而引入本课课题。而蜡烛又属于一种产品,这就为本节课要让学生设计一款产品提供了灵感。

  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因此,我以邀请学生去我家做客为由,告诉大家我家前面有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两座雕塑,通过对两座雕塑的评述,让学生认识外部环境设计;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评述我家的儿童房、餐厅等的装修图片让学生认识室内环境设计。最后总结出他们都属于环境设计。紧接着,以参观累了,要大家休息为由,引出椅子和杯子的设计,及产品设计。

  上课过程当中,通过让学生 展示自己带的产品,让学生认识到产品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通过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评述,让学生认识到产品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并需要不断改进。

  整节课中以“家”为线索,用烛光创设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从而渲染出“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三、 本节课的教法特点

  1、创设情景教学法:本节课通过点燃蜡烛,让学生许愿,以及让学生挑选礼物的方法,创设温馨的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2、 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在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节课课件设计精美,背景音乐优美,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说课稿 篇8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敬畏自然》,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一)对课文的理解: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来都是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甚至宣称要征服自然。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更是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践踏自然,肆意破坏环境: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地开采等等。当然,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干旱、水灾、泥石流、沙尘暴,还有那可怕的“非典”,这些无一不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郑重警告。所以,人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如何创造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已是新的时代主题,并且直接关系到民族与人类的未来。

  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诸如《珍珠鸟》等一系列保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相关课文后,在本册中又编排了以《敬畏自然》为首篇的第三单元,它们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科学理性精神,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敬畏自然并不是走向“人定胜天”的反面,而是对“人定胜天”的发展,是对自然的人文性的探究。树立他们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激励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及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树立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对这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散文,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的是“深课浅教”的原则。

二、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那么教师在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有序,有度,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学习。见于学生学情实际,特采用情境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采用品析法,点拨法,探究法等探究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以此为突破口,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理念。

三、说学法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资料汇编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可自然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同学们,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优质的自然环境是人们休憩生活的快乐家园,肆意破坏环境,就会使我们陷入无家可归的悲剧。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敬畏自然》会给我们指点迷津。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在这里将课堂与生活、时政联系起来,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两遍课文,首先圈点勾画,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其次,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这个环节可小声播放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结合大屏幕提示的问题弄清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解惑。

三、研读赏析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成果。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能力,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意在让学生品味此文语言的哲理美和思辨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用拟人手法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说理,如何用反问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启人深思的。落实品语言,学语言的目的。

四、拓展探究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己学了文章后有哪些想法,能不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要求:自主探究自由讨论,提出质疑见解

  (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完成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是大家的责任,应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发言说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只要学生谈来有理有据,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激励他们的思维火花。

五、课堂总结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老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无比宽阔的胸怀,他的一切儿女都是平等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热爱自然,就是热爱生命,就要树立平等的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布置作业

  (1)老师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请学生做环保小记者,为这些图片配上简洁的广告语,号召人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