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天条》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教育的天条》读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天条》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些天浏览了董进宇博士的博客,感慨颇多。其中有一篇《教育的天条》。他讲到在教育这个领域中存在一个天条:当接收者做好了准备,给予者才会出现。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这就是说:做为教师,我们每天站在课堂上,面对我们的学生。如果他们没有准备接收我们的观点时,那么,就是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教研效果。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枪头不动,累死枪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整天的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我也曾经尝试着接触他们,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好。于是乎什么“烂泥扶不上墙了”“扶不起的刘阿斗”了这类的想法就会在脑中浮现,最终导致自己对学生的失望,甚至想放弃。然后用“我不可能照顾到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来安慰自己。例如三五班有位学生,平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也屡次找他谈话,想了解他的想法。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前几天我发现他的化学课本干干净净的,一点笔记都没有。

  他上课都在干什么?显然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在这里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学生他有他内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我说什么,如果他不准备接受,我是没有办法的。我只能尝试着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前提是他能接受我的观点。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比如,孩子现在不爱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你说:“你给我学,不学看我不收拾你。”那你已经违背了教育者的天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教育的天条》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教育的天条》读后感

2.爱的教育的高中读后感

3.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4.《教育的未来》读后感1200字

5.教育的魅力读后感范文

6.《教育的情趣与艺术》读后感范文

7.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范文

8.教育的未来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