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一、经典回放: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0页

  六、活动广角:第11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增广贤文》(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4页

  六、活动广角:第15页

  七、成长袋:第16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5课、《增广贤文》(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活动广角:第19页

  七、成长袋:第20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2页

  六、活动广角:第23页

  七、成长袋:第24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弟子规》(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