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一、领悟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历史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所以,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营造一种亲切、和谐、互动的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历史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历史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跟紧课后训练,提升学生能力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能力的发育。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学生加强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还开展研究性活动,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历史运用能力得到进步和提高。

  通过一学期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较为扎实基础知识,提高了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宁波市级通考中我们以三流的生源创造了一流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中汲取了历史智慧,开阔了视野,得到了情感上的陶冶。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次高中历史课改,在徐州市已经步入了一个三年教学循环的尾声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历史教师,在三年来的新课程实验与探索中,我的深切感受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课改实验的成败系于教师。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领悟新理念、实践新理念、发展新理念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需要、新的发展。

  一、领悟新理念

  本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想富有成效的贯彻新课改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上,而新理念在专业发展上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能不能真真的领悟新理念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能不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改的关键。

  加强理论学习。课程改革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并不断探索的历程,管理者、专家、教师都应该是新课改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教师。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课程改革要实现专家指导,基本上做不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想及时的获取、了解、领悟新理念就必须积极参加市县等教育主管部门为我们提供的“走出去”的学习与交流,如组织去徐州一学、丰县中学等先进的实验区进行课例观摩和听取专家的学术报告,专家学术报告可以对我们实现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校为我们“请进来”的专家积极“交流”。如学校为我们购买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我们要让读书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和专业成长的方式,让我们立足于专业成长和发展,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爱读书,勤读书,在理论学习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之水。再次,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演讲、读书报告、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评比、读书积极分子评比等活动,这些可以说是我们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加大科研力量。进行科研的本身,就是学习、领悟、运用新理念的过程。三年来,我校历史组的老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历史组的老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定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我们把学校变为实验课题的实验基地,这对于我们共同领悟和贯彻新课改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我校的老师积极在教学中探索活动与探究课的上法以及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并撰写成论文且多次获得徐州市市教育学会的嘉奖。

  二、实践新理念

  任何的理念,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新程,大多数教师在刚刚接触时都会发现教材内容多、要求高与课时不够的矛盾;初高中课程衔接断层,教学内容偏难偏深;教材时序性差,专题体例要求过高;教材偏重理论性,材料凌乱,历史的系统性不足;现有的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不适应课改的实际等困难。为了应对并解决新课程带来的诸多问题,追求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以推动新课程实验的深化与发展,我们教师必须将新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实践新理念。在这方面本人在教学中以下有几点心得:

  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本次课改一个重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再把教材放到“圣经”的高度,而认定一切有利于教学并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素材都是教学资源。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所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

  立足于学校开发校本资源。这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实际,可以在方法、知识、能力三个系列上做文章。如方法篇可以介绍历史学习的常规与方法;再比如知识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可以向学生提供中外知名人物的事迹、著作和观点的;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历史分析或提供相关的理论观点的;还可以向学生提供能反映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口号等。

  编制教学案。“教学案”即教与学的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基于问题和任务立足于学生实际设计的教学方案。因为目前与高中新教材匹配的优质课程资源较少,所以教学案的编制是必要的。如可以通过情景、任务和问题等的设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建构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