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总结(2)

时间:2021-08-31

数学教学总结 篇3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四、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数学教学总结 篇4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在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之下,我们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节活动。这既是我校数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和实践,也是我校新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形成精神文化的象征和追求。

  在4月10日至11日为期2天的以“感受数学魅力弘扬数学文化”为主题的精彩数学节活动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活动中,我与刘皓宇同学带领大家走进了二进制游戏中,领会了其中的奥秘,享受游戏的种种欢乐;杰哥和他的小伙伴们展示了他们玩魔方的手速;刘阳、李子龙、张媛、赵震林一同介绍了奇妙的演变游戏,大家纷纷拍手称快。

  在本届“数学节”中,我们全体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利用活动时间在一起商量讨论,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安排了精彩的活动。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各项活动,我们收获多多。在此我要对活动做出以下总结:

  作为社长以及本次活动的主要承办人,我觉得还可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毕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为下次办好活动打下基础。我认为,此次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没有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

  (2)活动海报没有以画为主

  (3)任务分工不明确,大部分任务都是社长我一人完成

  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下次活动一定会办的更好!!!!

  本届数学节活动已落下帷幕,思想汇报专题但学生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却好象还未平静,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将数学知识蕴涵于丰富活动的形式,纷纷盼望来年的数学节。相信孩子们逐渐培养起来的对数学的兴趣、喜爱将伴随他们攻克各种难关,去获取和发现新知识。

  “数学节”的举办,将进一步创建良好的数学人文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魅力的感染下,自觉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精诚团结,认真钻研,努力创新,大胆实践,数学教研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数学教学总结 篇5

  为期一个月的"展现个人风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在全体参赛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次活动中为我们呈现出了15节各具风采的数学课。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知识领域的内容。从课堂效果来看,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做到了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力争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和教学特色。一路走来异彩纷呈,精彩不断,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在40分钟之外所付出的努力,谨代表全体评委组对老师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真的态度、不懈的努力,表示感谢!

纵观这15节课,,一路走来,异彩纷呈、精彩不断,所有老师都能够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有所提升。亮点之处有如下几点:

  1.老师能够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选择适合学生年级特点的方法呈现出来。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尝试小研究的运用,将教学的重心放低,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3.整体的数学课堂,数学味渐浓了,老师们能够从引入开始到练习的设计,体现数学的学科特色。

在惊喜的看到这些优点之外,还存在一些不足:

  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工具学科,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单单要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还要训练自己规范、简练、严密的教学语言,数学课堂最忌讳的就是啰嗦重复的教学语言,有点老师教学语言关还没过。

  2.还存在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做的少的现象,要想让课堂活起来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能让学生说的老师绝不说,能让学生自学研究学会的老师绝不讲,要学会做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

  3.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一定要善于把握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精彩之处,抓住细节之处,才会使课堂有锦上添花的惊喜。

  4.学生的数学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刘xx老师不是说过吗,学生淡漠的地方一定是老师淡漠的地方,说明老师们在平时对数学书写强化不够。

  5.结合咱们今天的两节课说一下,第一个环节原来叫课前两分钟,咱们给改了一下叫自我展示,就是为了让老师明白这个环节不是课前的,而是上课铃响之后的两分钟,可以使口算练习,品读数学日记,交流数学故事等等,有的老师没有这个环节。还有尝试小研究的应用,目的是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使课前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也可以是课上就某一个问题展开研究,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尝试小研究都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是光把练习题搬到了学习纸上,今天展示的这两节都有学生的尝试小研究环节,大家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运用恰当了,题目设计合理了,既节省了课上讲解时间,又能够是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另外每一节的小研究题目,不是非要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可以在留家庭作业时让学生抄下来,上课利用实物投影一展示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此为借这个机会向老师们提四点要求:

  1.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送给大家一句话:"放手就是爱,等待就是爱。"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把孩子当做学习的主体,知道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还给孩子自主的学习空间。

  2.在以后教研活动时,评价一节课的水平高低,除了要看教师理解文本的深度,设计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之外,更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要看学生的参与度、开口度达到了多少,课堂是学生的,如果学生不参与,学生不开口,何来高效的课堂。老师多优秀,讲的多精彩学生不参与课堂又有什么用呢?

  3.要求三至六年级的课堂尝试实验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一二年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倾听习惯、表达习惯、书写习惯、思考习惯、质疑习惯等等。

  4.数学老师应当具备知识梳理、提炼知识链条的能力,要能够横向纵向的将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像今天小丽课中的能够把一类知识进行整理成一条知识链或是一棵知识树,因为数学知识是网络状的,不能只关注你所教的这一册书。

  5..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仅展示了两节课,但是我们不光要看单独这一节课展示出来的内容,还要善于思考课例背后的东西,是如何承载到课堂中的,才有了课堂上的水到渠成。

  最后我公布一下此次教学比武的结果,经过全体评委组成员的共同商议结果如下:一等奖:曹xx二等奖:蔡xx

  当然获奖的课也并不是完美的,没获奖的课也同样有精彩之处,希望大家辩证的看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放大和保持自己的特长,使二小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