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教学总结(2)

时间:2021-08-31

优秀教师教学总结 篇2

  1.工作状态有境界自成高格

  十年工作历程,坦言说我彷徨过,懈怠过,甚至退却过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做一个理想中的优秀老师的信念。每天早起我第一个到校,下午最后一个离校;一年来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请过一次假;备课时间没有津津乐道的闲谈,即使下课和学生们在一起摸爬滚打也占百分之八十;每天最少五节课也极力每节课都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再苦再累,从没抱怨,利益诱惑,从没患得患失。工作成为诗意的生活。教育是一种修炼的事业。修事业以炼人生、修人生以炼事业。有现在的工作状态我感到好幸福。

2.工作内容之一班主任工作----好方法事半功倍

  工作十年,当了十年班主任。可哪届学生也没有这届学生棘手:行为习惯极差,上课坐不住,爱闲谈,不会听讲;乱扔垃圾,满地废纸;爱打架骂人,没有礼貌唉,提起他们真是头疼!可那是一年前的他们,现在可以说是扭转乾坤了。扭转这乾坤,贵在得法。面对孩子们的不良习惯,我采用逐一击破的方法,每个星期培养一个良好习惯,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效果甚佳。一年下来孩子们受益匪浅,现在他们已经把一些习惯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行为,像下课后立即摆放下节要用的学具,放学后把桌面清理干净,上课说普通话,回答问题完整,同学间用语礼貌,师生间互相尊重,争先恐后做卫生,经常比比谁的手脸干净等等,孩子们每周都有惊喜,每周都有期待,行为习惯训练已经是我们师生间的默契。每周的纪律卫生评比我们从原来的当数第一到了正数第一。孩子们的自觉性觉来越高,上次我到任各庄小学参加比赛,他们在班长的组织下,学习课文,纪律很好,真是让人欣慰!

3.工作内容之二-------教学工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我彷徨过,那它来自于教学上的不成熟。十年来我一直被一种强烈的失败感所困扰,面对语文教材中篇篇生动的文章,我甚至不知所措,我让孩子们学到什么了?祖国文化瑰宝到了我手里,被肢解成什么样子了。深深的自责啊,深深地内疚啊,这种痛苦一直折磨着我于是我把自己沉入了书中,反思,钻研,文本细读,在文章中出生入死众里寻他千百度,经过凄苦,孤独的渐修之后,很庆幸,我终于顿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教学上我开始小有成绩,去年冬天我执教的课文《惊弓之鸟》和《小萝卜头的故事》在教学评比中得到了听课领导的一致好评,我所写的论文和教案也获得市级荣誉证书。今年春我执教的英语课在区级优质课评比中得到领导赏识,现已申报市级优质课。我班教学成绩从我接手时的倒数第一上升到了中上等水平。学生们在阅读和作文能力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教学工作的工作,而我却不想成为蜡烛和春蚕,因为蜡烛的泪里有着太多的悲伤,春蚕的胸中有着太多的黯然。我想做的是进入生命境界的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结伴成长、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价值。我想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唤醒者、指导者、鼓励者,成为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实践者、研究者、反思者。

优秀教师教学总结 篇3

  “来的尽管来着,去的尽管去着,来去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检点一下足迹,评估一学年来的得失,作为新一学年的借鉴,面对喧嚣和浮躁稳住自己,有一个主心骨,追逐高尚而又脚踏实地,“看庭前花开花落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一学期只是倏然而逝的一个瞬间,但抽出一点时间整理一下自己,也整理一下的心情与情感。过去的日子仍然充满激情与期待。

  收获一份平常的心态

  人到三十,心已不在年轻,从教十年,时光已不短矣!佛教禅宗里有一句话:“平常心也是道“,三十岁给我最大的变化,是修炼成了心静如水的平常心态。回顾参加工作走过的十年,曾经自卑过,也曾经彷徨过,也曾经沉沦过,每日里,在抱怨和惋惜中低鸣;在彷徨与颓废间游荡;在郁悒和挣扎中徘徊,有时,感觉自己就像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去年冬天的时候,学校组织观看了李桂林、陆建芬的事迹,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更是心灵上的震憾,没有水,没有电,生活在海拔2800米的悬崖山颠上,寝食于深山恶水之间,条件极为艰苦,每天,桂林、建芬夫妇从猴子才能爬上的悬崖边的天梯上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稍不留意,就会命丧黄泉。可就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桂林、建芬夫妇坚守了十九年,期间,有几次走出大山的机会,过上级一点舒坦的日子,他们都放弃了。我一直在思索之中,在当今社会,金钱至上,拜金盛行的时代里,桂林、建芬老师能够荡平物欲横流带来的心灵上的涟漪与不安,保持对世事,对万物一种平静的心态,是多么的不易。有时,我感觉到教育就是为了守住心中的烦燥与冲动,保持一种心静如水的心态。抱怨也好,烦恼也罢,都是伤情动感的,中医说得好,伤则损心,烦则伤肺,与世无补,与己无益,不妨学学佛教中的“拿起”与“放下”,守住心灵的宁静。我庆幸,我在三十岁的时候能够捕捉到这一人生的重要禅理。

  多读了几本书

  “腹中有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对读书理想与向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温柔的白炽灯环绕之下,我会开始一天读书旅程。从大本头到小小说,从杂志到报刊,从文本阅读到网络浏览。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求知,也可以为了休闲,更多的时候我读书是为了追求心中的一份平静。过去的一学年,我认真、仔细地读了几本书、摘抄了两本读书笔记、背诵了整部《中庸》、写了十六篇读书体会,存放自己的qq空间之中及电脑上,这些虽稚嫩、虽肤浅、虽暗淡无光、虽有血无肉,虽暗含羞涩之容、虽存有坐井观天之识,但我相信一个词语,有感而发,有了感才能生情,有了情,证明大脑是实在的,心是充实的,不至于是存在世间的一个躯壳而已,血管中还有些滚烫的东西,心中还有一丝丝的对生活、对工作、对学生、对自我的愿望和理想,有了这些,我感觉这就是人生的一笔巨额财富,若干年后,当再次看起的时候,也可能是一件珍贵古董。

  关于教学

  “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是经典《中庸》对人性及道德所提倡的三种境界,其中“修道之为教‘是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意思是说,通过修行,通过修道、通过教化、通过教育,来影响人,改善人。我们所从事的教书就是这样一种职业,这样一种功能。新学期尹始,我任教又是一个五年级,是五二班,刚接手的时候,学生们基础很差, 40名学生中,成绩在80分以上的,就是15人,不及格的就有7人,他们中甚至不会背乘法口决,智力处于幼儿园水平。压力真的很大。前面是一座陡峭的山坡,当我们怎么也翻不过去的时候,先要审视一下思路,必须绕到后面或借助工具才能爬过去。基础不行,从方法上补,从习惯上改变。为此,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制订了每天十题制度,从作业出题、到作业批改、从作业比较到做后反思,从辅导到提高,都订立了一系列的严格的制度,每天空余的时候,有人出题,有人检查、有人批改、有人量化,有人辅导,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做。哲学上有一个理论,叫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真的,学生们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分以上的学生也上升到28人,有的时候达到31人,每次考试也有好几个满分的。几个低分的学生也由从前的十几分到现在的五十多分,有几个能得到六十多分甚至七十多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因为进步而充满笑容充满阳光的脸,我第一次体会到教育的成功与教育的幸福。

  当然,我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簿言少语,知识欠缺,能力有限,课堂过于严肃,缺乏生气、缺少快乐,管不住学生 ……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得向老师们学习,向书本学习,不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