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教学,主要从生活现象引人,注意在课堂中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最后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生活再实践,从中,让学生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如教学一开始,我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说说: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吗?”话音刚落,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了把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目标要求画自己的影子,课前,我踌躇满志地告诉学生: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教室外面作画!每个孩子都很兴奋,也很期盼,我也很期盼。终于,这一天的天气不错,阳光很好,适合到室外去画影子。一年三赶上了好时候,这节课我便带领学生来到了操场上。应该说,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在我课前一再的叮嘱下,在操场上没有混乱的局面,可也是问题百出:孩子们散在操场上在阳光下做着各种的动作,观察着影子的、或者做起了踩影子的游戏,这下可好,就有几个孩子跑的远了,影响到正在上着的体育课了,一下子发现:有部分的学生在楼房的阴影里作画,又担心孩子们冷,挨着个的告诉孩子:到有阳光的地方去,有个别的孩子跪在地上了,怕他们的膝盖受不了,也有的孩子作画时一边讨论着一边画着,虽然是讨论着作画的内容,但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等等的问题。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里,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激动,这一课的作业效果也很不错的。
回到办公室,我反思着,孩子们在阳光下做影子的游戏,观察着影子,这些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了组织上,课前,我一再的强调学生要遵守纪律,万不可出现让老师扯着嗓子喊的现象,却没有对具体的细节做更多的思考。经过总结,后面的三个班要注意:除了继续强调纪律之外还要做更细致的要求:
1、指定好活动的位置和范围;
2、分成活动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具体协助老师管理;
3、画画时不能够吵吵;
4、画画时不可以跪在地上;
5、不在阴凉处活动;
6、千万不可影响到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等。
另外这节课对光线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上午的时间比较好。原本许诺好每个班的孩子都到操场上画影子的,可是受天气的影响,另外的三个班到现在还没能去,孩子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不能让学生认为我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老师。
《影子》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处于孩子们刚刚学完拼音后的识字的阶段,在这一特殊阶段如何引领孩子自主识字,为后续识字开启更大空间和更多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一节以引导孩子自主识字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读通课文为内容的课堂教学,以及课件ppt的制作,再到课堂实践,一路走来,教学效果还算不错,记录如下
一、自主识字显高效。我本着学生自主识字,教师适时引导的思想带领学生自主识字,同时,还遵循“初次识字倡导整体识字”的原则。课堂上我启迪学生在多层次读文中逐步识字,顺序依次为:自主读文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再逐一拼读所圈生字,直至读准字音;再脱拼音认读生字后,擦去圆圈;最后再读通句子,流利朗读全文。在学生识字读文的每个阶段我都会对表现出色的学生随机加以表扬奖章,以激起更多学生自主识字的激情和争章欲望,对孩子们来说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和诱惑,因为展示就能收获表扬和自信,就连最不爱发声的王志轩也举起了小手,就在我向全班同学示意送给王志轩掌声时,教室已是小手如林了。他们在一次次自主拼读中,在向同学解疑中,在老师点拨后的释然中,很快就能读准字音了。机不可失,凭借如此高涨的热情我引领学生进入到了下一个学习环节:读通课文。同样的激励再次拨动了每个孩子内心展示的欲望,孩子们在一次次练读课文中熟识了生字,读通了句子。识字读文就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自主识字让他们记忆深刻,多样的识字方法在交流中得以传递。孩子们学得开心,我也教的轻松,学生凭借所学拼音在认字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强大。
《影子》这篇课文的识字教学让我再次看到了学生潜在的识字能力,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搭建适宜于学生展示的平台,我们一定能看到精彩连连的喜剧,这是教师的本分更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影子》这篇课文图文并茂图,语言简洁调皮,朗朗上口,孩子们爱读,也很容易理解,过多的讲解对于孩子来说会成为累赘。于是,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文:男生读文、女生看图想象亦或一人读文同桌闭眼想象画面等方法,学生在多层次读文中展开其丰富的想象,文字因想象变得丰满了,图画因文字的描述变得更具体了,如此读中想想中读学生很容易体悟到文意。
文本只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凭借文本教会他们识字学词的本领,才能真正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进语文大生活,生活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当然,不足难免:检查识字时反复读音太多耽误了课堂时间。在今后的教学生中,我更应留存亮点,取其不足,为我们的学生搭建更好思维砥砺的平台,收获更多学生出彩的表现。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童诗。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课前,我利用投影仪让孩子们玩做手影的游戏。活泼的小狗、展翅的雄鹰、鸟妈妈喂食小鸟……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摆弄出一个个俏皮可爱的影子。(通过游戏激发孩子们对影子的亲切感,为学习课文奠定感情基础。)
我(故作疑惑):你们的小手怎么跑到大屏幕上去了,而且还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图案来?
孩子们(迫不及待、七嘴八舌):这是影子;这是手影……
哈哈,果然中了我的圈套,给你们玩游戏,就等你们这句话呢。我暗喜。
我: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影子吗?
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也能说出些关于影子的大概来。
我:你们喜欢影子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影子很可爱。生2:喜欢,因为影子很活泼。生3:喜欢,因为影子很调皮。生4:我很喜欢影子,因为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生 5:喜欢,因为影子是我的好朋友。(显然,生4、生5课前作了充分的预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但是句子虽然生动,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点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大家都很喜欢影子,有些小朋友还跟影子成了好朋友,真让人羡慕。影子跟你一起出门的时候,他会走在你的哪一边呢?
我叫了四个学生回答,刚好是四个喜欢“求异”的孩子,他们给我的答案各不相同,有前、有后、有左、有右。这正是我想要的最理想的答案。
我:看来影子真的很调皮,你的影子朋友为什么走在你的前(后、左、右)边?
四个孩子都被这个问题难倒了。边上很多小朋友跃跃欲试地想帮他们,但都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
在备课中,我已经预料到这会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原本设计了一个在户外“踩影子”的游戏,把课文内容化抽象为直观,让孩子们边玩边观察、思考,边玩边理解课文内容。可那几日,天不作美,太阳公公天天躲着我们。怎么办?把我所知道的知识直接灌输给他们?显然,这样做有悖于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在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充分调动的关键时刻,他们需要一大片天空来放飞思维的风筝,我如何给他们创造一个探究的空间呢?灵机一动,我在课堂中央拉开一张桌子,拉上所有窗帘,打开一盏日光灯,让一个孩子站了上去,我让站在上面的'孩子转身,其他的孩子则仔细观察影子位子的变化。通过这个活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把刚才的问题解释清楚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该寻找一切有利的条件、设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由探究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自我实践中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