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本人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现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理解科学上存在争议是正常现象,合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初步形成敢于怀疑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理解生物界的发展变化,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文化知识目标:

  知道植物的无性生殖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能够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认识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知道性别决定的道理,认同禁止近亲结婚,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广泛应用;了解科学家对生命起源问题所做的科学推测,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原因。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3)能力培养目标:

  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更具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完成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论证、预测和评价的探究技能。通过尝试对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体验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运用角色扮演活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培养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植物的无性生殖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能够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认识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了解科学家对生命起源问题所做的科学推测,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原因;

  (4)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五、具体措施:

  1、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3、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突出生物课的进化论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通过讲述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学的古今成就,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7、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

  8、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9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0、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将实验、观察标本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提高学生的四个能力(观察、分析及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和理论联系实际)。

  11、在学的过程中,可将讲授与实验、观察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交叉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12、精选作业,认真批改。

  13、通过考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学期教学计划 篇4

  新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倡生机勃勃的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语文课内外阅读活动,各年级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语文读书计划,加大阅读力度,加强阅读积累,狠抓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制定各年级组教研教学计划,扎扎实实按计划开展教研和教学实践活动。

  二、落实教学常规。继续发扬先周备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的传统,继续抓好高效课堂。把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方向。

  三、继续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家都知道卓有成效的课内外阅读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大量的课外读写,谈天说地,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及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本学期我们各年级都要抓好如下实践活动:1读书汇报会2朗读背诵比赛3讲故事比赛4演讲比赛5书画比赛6作文比赛7手抄报比赛8板报墙报比赛

  四、各年级组也要开展读书竞赛。看谁读的书多,做得笔记多。每位教师要制定出自己的读书计划和读书目录。学校要定期检查所记笔记。

  五、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拔尖的教师走出校外送课下乡。鼓励年轻教师开公开课,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要有人梯精神,帮助年轻教师快快成长。

  六、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好对他们的个性特长的发展计划。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和机会,在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让特长生尽快走上发展之路。

  七、把写好字、读好书、讲好话和写好作文作为贯穿于各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来抓,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供读书学习的文化氛围。确实落实好各年级段的读书计划。如推荐有益的图书目录,推荐一些好的文化驿站。

  八、提倡网络备课,实现教学的互利共赢。利用好自己的网络教研平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水平和文化素养。把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我们要创造出一流的教学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更加努力,更加投扎实。

学期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所授课程为七(2)(5)两班数学,作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授课程为七(2)(5)两班数学,作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七(2)(5)作为两个刚组成的班集体,学生数分别为61人和62人,基本情况差不多,学生成绩相差较大,有部分同学在90—100分数段,比例较小,大部分同学在60—80分数段,也有不少60分以下的同学,其中最低的就十几分,因此教学困难大,在抓总体的同时要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 有理数 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理解整式中字母,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整式表示。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综合分析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返璞归真的反映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掲示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内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知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通过“思考”、“探究”、“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课程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2、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同学制定一份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好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每月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分批和同学们谈学习数学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记入学生档案袋,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变计划。

  4、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

  月 份周 次起 讫 时 间教 学 内 容9月131------9月6日第一章第1节 27-----13日第一章第2节 314-----20日第一章第2,3节 421------27日第一章第3,4节 528-----10月4日第一章第5节及“国庆”放假10月65-----11日第一章本章知识小结及第二章第1节 712-----18日第二章第2节 819-----25日第二章第2节及本章知识小结 926—11月1日第三章第1节11月102-----8日第三章第2节 119-------15日第三章第3节 1216------22日第三章第4节 1323---29日第三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 1430----12月6日第四章第1节12月157-----13日第四章第2节 1614—20日第四章第2,3节 1721-----27日第四章第3,4节 1828---元月3日第四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元月194----10日期末复习专题 20xx------17日期末复习专题 2118-------24日期末复习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