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学计划(3)

时间:2021-08-31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主任教师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工作思路:

  以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以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以完善的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以教学科研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以系统科学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教学工作科研化、教学研讨经常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全面育人个性化。

  二、工作目标

  1.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泰山区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3. 以提高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为目标,在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过程管理,有效地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 加强课程管理,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足课时。充分挖掘学校、教师的教育资源,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开发、完善校本课程《阳光体育》,以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带动特色学校建设。

  5、扎实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使学生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体育、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6、深入开展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讨与实践,构建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捆绑式”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7、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抓实、抓细、抓好校本教研,向研究要效益,向研究要质量。

  8、组织教师参加全处各科优质课评选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全年力争推出区级以上现场会1—2个,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5—10节,论文10—15篇。

  9、继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方案。建立和完善教师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按规定开齐、上足各类国家和地方课程,特别是把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安全、健康教育、生命教育、阳光体育、诵读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纳入到学科教学活动中,确保课程方案的落实。

  2、充分发挥我校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质量的校本课程——《阳光体育》。

  3、认真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在确保音体美课堂“主渠道”和每天上午三十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同时,周二至周五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统一安排30分钟的“体育艺术2+1”活动(周一下午第二节课为主题班会),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指导教师等“四落实”,活动效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兴趣小组活动的落实,学校统一开设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信息技术、美文诵读等兴趣小组,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强校、名校的物质保证。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1、开展读书活动,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定期进行书香教师评选。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围绕课程改革,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理论造诣,还要制定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读书计划,经常阅读各类报刊、杂志、教育书籍等。教师读书要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与写作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师个人教育博客,交流读书心得。学校支持教师购置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教师在认真阅读后,认为有推荐价值,可上交学校,介绍给其他老师交流共享,学校将以原价返还教师本人。每学期期末,学校将组成评委会,对教师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并评选出能在教师读书活动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书香教师”5名,学校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期初制定计划,确定每次校本辅导主讲人,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及教育教学中的疑惑,确定主讲专题。

  3、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请进来”。请有关教学专家、名师来校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二是“走出去”。组织教师参加级别、水平都比较高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向名师学习,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

  三是有效开展校本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通过教研组研究课、青年教师创新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以及专题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活跃校本研究氛围,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实行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充分发挥泰山区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学科教研活动、业务讲座、教材培训等方式,指导、带动青年教师,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5、将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教师反思教学实践,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学校把在教师个人成长博客撰写教学随笔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规定每位教师每月在博客上要写1—2篇文章。把教学工作中有感而发的事情;一时的顿悟、小小的喜悦;棘手的问题、感动的案例等随手记下来,发在博客上交流学习。学校每学期将对教师的博客进行评比,选出5名“博客之星”并给予奖励;

  6、全员大练基本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板书水平,进而带动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本学期继续开展“大练书写基本功”的活动,倡导全校教师“写楷体钢笔字,练漂亮粉笔字”。个人临帖与平时备课中的教案书写、课堂教学时的粉笔板书相结合。从而使各科教师都以规范、美观、整洁的书写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

  (三)继续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1、修改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重点推进,逐项贯彻落实。

  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文化,在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教学、教研及常规管理评价制度》、《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作业审批制度》、《教师评价方案》等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制度,如《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全体教师中形成崇尚学术、崇尚研究、合作创新的氛围。

  2、学校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经常召开研究教学质量提高的专题会议。学校领导分工包级部。

  3.加强过程管理,全力落实教学常规工作。

  教学常规工作是学校的根本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常规教学的检查力度。教导处和各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常规检查,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并以此作为教师个人考核的依据。检查工作分为计划制订、教研记录、业务学习、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培优辅差、作业审批单、各活动记录等内容。对检查结果在全校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教师要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认真加以落实。一周后学校复查。期末教导处对每月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总体评价,计入教师期末工作考评。通过强化教师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与检查,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长效化。

  (四)强化教学研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备课研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学校要求教师按照区教科研中心制定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备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学策略与方法,坚持超周备课,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2、抓好“五类课”研究:

  1)教研组内研讨课。每位教师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二、三周必须在教研组内上一堂公开研讨课,并听遍组内所有教师的研讨课,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评课,交流研讨。

  2)典型课例研究课。本学期将开展一课多教、同课异教典型课例展示活动。从教材分析、问题设计、课堂评价、教法与学法等多方面对典型课例进行深入研究。

  3)示范课。安排泰山区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上课,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4)教师们的常态课。学校校长、教导处、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课堂听教师们的随堂课,并及时进行交流反馈。

  5)创新课。加强创新课的 “课例研究”,也就是“一个课例,三次研讨”:第一,由授课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学内容、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上一堂“试讲课”;第二,课后听取听课教师的建议,集体研讨,查找不足,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执教“公开课”,由教导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同参与进行再讨论、再修正,授课教师集中大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第三,学校邀请泰安市教育名家参加,上“研讨课”,通过专家点评、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将课堂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三次研讨结束后,授课教师作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通过课例研究使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

  3、加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通过开展草根课题及 “捆绑式”协作学习的研究,把研究的出发点放在学生的身上,研究如何高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4、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高效教研团队

  学校要求语文、数学、综合组的三位教研组长既要是专业上的权威,更要有凝聚全组教师的人格魅力;既要率先垂范,更要对组内教师实施教学的行为做出阶段性评价。加强教研组内部的沟通、交流和理解,通过信息交流、经验共享、互助听课等活动培养民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

  1)加强教研组组长的培训指导工作。一是组织和勉励组长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研组管理水平;二是在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制定好科学、精致、操作性强的教研组计划;三是实行教研组组长月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例会,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的经验,反思工作中的失误,布置下阶段的工作;四是认真履行组长职责,教研组长必须对组内成员进行常规调研,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五是有效组织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六是加强学科的教学资料的积累,将老师们的备课资料、制作的课件、公开课教案、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教学论文、教学随笔等各种原始资料及时积累,形成富有实效、且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组内资源共享,确保学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教研组活动做到“四定”:定活动主讲人、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定活动地点,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组研究活动。

  A、积极组织开展组内研究课活动。围绕“自主、合作、探究”这一现代课堂教学理念,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B、积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这一形式,深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策略,确定教学流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集体提高。

  C、围绕学校草根课题,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4)丰富学科组活动,发挥学科组总结、引领、提高作用。

  切实组织开展好学科组研究活动,制定好计划,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发挥学科组总结、引领、提高的作用。

  A、青年教师研究课;

  B、外出培训教师汇报课;

  C、骨干教师示范课;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引领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1、完善《教师评价方案》。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量、专业发展、工作表现、育人效果和合格率等六个方面的因素,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励老师。

  2、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完善星级评价和学生成长档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