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书籍幸福之路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优质书籍幸福之路读后感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幸福很简单,就是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好吃的东西,有漂亮的衣服等等,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也有的人认为要想真正的幸福,非常的困难,他们总是认为这个社会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却从没有考虑自身的问题。那么,怎样才叫幸福呢?如何才能是自己幸福呢?从《幸福之路》这本书,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幸福之路》是罗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可能有人看到这个题目会认为这本书过于抽象,但是,罗素在书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结果,所提供的获得幸福的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所以,这本书比较容易读懂,读起来趣味性比较强,而且确实会对现在的我们具有启发作用。罗素的目的是“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本书的大体内容:

  这本书,总的来说分为两个部分。书的前半部分论述了人类不幸的诸多原因,以及如何走向幸福之路。后半部分则论述了幸福的诸多原因,从而使我们能够对照实行,获得实际效果。”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他讲到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这本书主要剖析个人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等给人带来的不快乐或者快乐。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畏罪狂”,“自恋狂”,“自大狂”。

  第一种,畏罪狂 ,是那种沉溺于犯罪意识的人,我理解是那种总是自我责备,失意,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如何,给自己设计了一幅理想的图画,却和他所知道的实际的自己不断发生冲突。说浅些,大概就是早期的教育和人生的真实情况相抵触使得 他觉得苦恼不幸福。联系到我们自己,这种状况应该是一种生活不适应症。可能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认为现实的大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丽宏观,也没有那么自由等等,想到这里,也许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并不幸福。

  第二种是自恋狂,特征是惯于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我觉得这种心理人人都有,但过度的时候就是一种祸害了。换种说法这是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除了自己以外,对任何人都感觉不到兴趣,但是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和失望,因为可能他期待的是恭维,到手的却是冷笑,罗素讲,一个人只想要社会钦仰他而对社会本身毫不感到别的兴趣的时候,未必能达到他的目的,即使能够,他也不能完全快乐,因为人类本能是从不能完全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虚荣心过了头,把每种活动本身的乐趣毁掉了,于是使人不可避免地无精打采,百无聊赖。

  第三种是自大狂,他和自恋狂的不同在于他希望大权在握,而非动人怜爱,他竭力要令人畏惧而非令人爱慕。我理解这一型是权力欲比较强的'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应该就是这一型的。但是罗素是个辩证看问题的人,他分析这有一种类型说,约束在适当范围内的权势可以大大地增加幸福,但把他看作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它就闯了祸。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畏惧舆论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则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

  首先他分析了产生快乐的因素,然后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比如说,我们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们可以舒舒服服的在校园里读书,我们有漂亮的衣服穿我们有好吃的吃等等,至少现在的我们是不用挨饿受冻的,现在的我们是健康的,现在的我们是有梦想的。想想这些,其实我们都很幸福。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也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热观的学习与生活。

  在当前的社会,有些人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其实他们具备很多可以实现幸福的条件却自叹不幸,原因就在于其自我中心思想作祟,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而那些时常感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对很多的事情感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因此这些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休息,对于获取和给予,不仅能够驾驭,还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罗素在书中一以贯之地倡导非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一个人要是过分地关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欲望的牢笼中难以自拔,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

  据说,以前曾经有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不在于是否荣华富贵、人前显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饭、平实无奇。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其实,我所说的只能让各位基本了解这本书的框架,还有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没有一一介绍,毫无疑问,《幸福之路》这本书会带我们走上寻求幸福的路,幸福之路其实不玄妙,也不遥远,在我们的观念中,在我们的习惯里。有时我们的困难可能就是自己没有跳出来,有时我们的幸福其实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境。当你仔细回顾我们过去的生活,你会很容易的发现,其实我们都很幸福,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

  看了《幸福之路》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怎样寻找幸福,怎样走出自己的困境,还教会我们要读懂我们自己,帮助我们寻找一种豁达的思考方式,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它让我们都能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幸福,认识到我们自己。

【优质书籍幸福之路读后感】相关文章:

1.优质书籍倾听生命读后感

2.优质书籍爱的教育读后感

3.我的幸福之路作文

4.幸福之路作文

5.幸福之路读后感范文

6.幸福之路读后感四篇

7.《幸福之路》读后感800字

8.幸福之路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