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孟子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传统文化孟子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小编收集了传统文化孟子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则》,学生对《论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文艺园林”“风土画卷”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学习屈原、王羲之、魏征、文天祥等人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 ”( );“ ”( )

  (三)教材编排原则: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安排: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课时)

  第一周 8. ——9.0 5 开学工作

  第二周 9.0 ——9.1 2 《诗经》(二首)

  第三周 9.1 ——9.1 9 《老子》(五章)前三章

  第四周 9. ——9.2 4 中秋假期

  第五周 9.2 —— 9.30 《老子》(五章)后两章

  第六周 10.0 ——10.0 7 国庆

  第七周 10.0 ——10. 17 《晏子春秋》(二则)

  第八周 10.1 ——10.2 4 《管子》(二章)

  第九周 10.2 ——10. 31 《孟子》(四章)前两章

  第十周 ——11.0 7 《孟子》(四章)后两章

  第十一周 11.0 ——11.1 4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11.1 ——11. 21 《史记》(一篇)

  第十三周 11.2 ——11.2 8 《孙子兵法》(三章)第一章

  第十四周 11.2 ——12.0 5 《孙子兵法》(三章)第二章

  第十五周 12.0 ——12.1 2 《孙子兵法》(三章)第三章

  第十六周 12.1 ——12.1 9 屈原

  第十七周 12. ——12.2 6 王羲之

  第十八周 12.2 ——12.3 0 魏征

  第十九周 01.0 ——01.07 文天祥

  第二十周 01.08——01.14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01.15——01.21 期末考试

【传统文化孟子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初三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3.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计划

4.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5.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的参考

6.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计划

7.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8.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