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4)

时间:2021-08-31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6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27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完美健康的情感,资料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透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透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潜力。

  3、透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透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潜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潜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透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潜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注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2、识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册将继续学习生字,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实现认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中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的潜力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采取必须的方法理解词语:①学习词语能够利用词典来了解词义。②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透过对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来体会词语的意思。③学习词语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联想和想像。④学习词语还能够根据汉字表意的特点推知词义,也能够根据字义合成词义。

  4、要指导学生进一步透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资料。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指导学生略读了解文章大意。

  5、注重评价,关注过程,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较女生多几位,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理解潜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用心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构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五、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到达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状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资料,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资料。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潜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表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