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幻想小说的类型与演进的探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江南幻想小说的类型与演进的探究论文

  江南,真名杨治,是中国本土幻想文学界的知名作家。他以《此间的少年》在网络成名,又凭借《九州·缥缈录》系列缔造了中国当下体系最为完善的架空世界,更以《龙族》系列连续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体现了其在幻想小说领域耕耘十余载所积淀的功力。江南的幻想小说以文字细腻、情节曲折、易于引起读者共鸣著称,其作品类型主要分为三种:武侠,奇幻,科幻。

  一、武侠

  武侠小说源自中国特有的侠文化。“侠文化,就是以侠客义士为主角,以歌颂侠义精神为主旨的文学作品。它包括传记、诗歌、戏剧、小说和论述武侠的评论小品,其中以小说为主体,于是诞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文学品种:武侠小说。”可以说,武侠小说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幻想小说类型。

  江南前期的幻想小说创作,受传统武侠小说影响较大,大都与武侠相关,如:《此间的少年》、《翰海龙吟》、《春风柳上原》、《中间人》、《佛心红颜》、《兄弟诀》、《紫薇劫》、《光明皇帝·业火》。其中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这三部作品最能体现江南前期的创作过程。

  《此间的少年》是江南的成名作,2002 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该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在宋朝嘉祐年间,地点是以北京大学为原型的“汴京大学”,其中人物名字皆来自金庸武侠小说。严格地说,《此间的少年》并非一部武侠小说,其中角色虽然顶着金庸笔下著名武侠人物的名头,却演绎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江南从当代青春生活的角度对这些著名武侠人物进行了重新建构。而这种尝试无疑是成功的,在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和中文在线旗下的 17K 网站共同举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中,《此间的少年》荣获十佳优秀作品。

  《中间人》初次发表在《今古传奇·武侠版》的 2002 年 12 月下半月刊上,后于 2009 年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主要讲述了一个杀手中介跟手下一名杀手所发生的爱情故事。该作品的时代与场景都有武侠的江湖气息,但其情节与主旨却区别于传统武侠小说的“武”与“义”,而专注于“情”,属于武侠言情一类,可归入“大陆新武侠”的范畴。《光明皇帝·业火》初稿成于 2002 年,于 2007 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以中国元朝末期历史为原型的架空历史,描写三名江湖绝世高手计划杀死如神一般的光明皇帝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在《光明皇帝·业火》中,有相对严谨的世界观和摹写真实历史的浓重氛围,这一点在后文将要介绍的《九州·缥缈录》系列中更是发扬光大,这是奇幻小说的特征;而相对的,《光明皇帝·业火》没有一个完整的“江湖”社会,缺少传统武侠小说的要素,并且其中角色也大多悖逆传统武侠人物的塑造定式,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动机。该作的主旨也超脱了“侠义”这个传统武侠小说的主题,而意图通过人与神的宏大矛盾临摹出深层次的人性特征。这部作品更接近于奇幻类型,是一个发生在武侠世界里的奇幻故事。《光明皇帝·业火》可以看作是江南由武侠向奇幻过渡的作品。

  二、奇幻

  奇幻小说作为一种从西方传入的幻想小说类型,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作品必须架构出一个“第二世界”,该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第一世界)而言,具备一套自我的自然与社会规则,而这套规则对在第二世界中进行的一切创作都具有约束力;二是作品必须包含“一种既非科学小说又非恐怖小说的奇迹”,即魔法。

  江南所创作的奇幻小说有《一千零一夜之死神》、《九州缥缈录》系列、《涿鹿》、《刺客王朝·葵》、《龙族》系列,而《九州缥缈录》系列与《龙族》系列这两部系列作品则最能代表江南在奇幻小说领域的建树。

  《九州·缥缈录》系列总计六部作品,先后于2005 年至 2009 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该系列作品的故事背景是一个以中国神话和历史为原型的“九州”架空世界,它以两名少年的成长为主线,穿插了九州世界中的北陆游牧部落与东陆王朝的争霸史。这部作品始终贯穿着“英雄”的主题,在角色塑造上截取了许多历史英雄人物作为原型,重塑他们的形象与成长轨迹,使得作品气势豪迈,营造出了史书般的.厚重感。而《九州·缥缈录》更重要的成就是,它为九州这个架空世界奠定了根基。据江南在“九州创作缘起”中自述,九州世界源起于 2002 年 1 月的一次网络故事接龙计划,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加入,江南与一批幻想小说的爱好者和创作者决定将它拓展成一个大型奇幻世界,在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于 2003 年 4 月正式定名九州。九州世界被构建成一个中文语境下的奇幻世界,以该世界为背景创作的奇幻小说将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九州·缥缈录》系列的出版发行,推广了九州世界的概念,在因《指环王》与《哈利·波特》的引入而盛行西式奇幻的国内阅读市场开拓出了一片中式奇幻的天地;它亦是江南在奇幻小说领域的里程碑作品,代表江南确立了自己的主要创作方向,是以架空历史和虚构世界为特征的奇幻小说。

  《龙族》系列最初于 2009 年 9 月 1 日起在《漫客·小说绘》杂志上连载,后于 2012 年至 2013 年由长江出版社出版了五部单行本。这一系列作品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虚构了一个隐藏在人类历史背后的龙族文明。作品以三个个性迥异的少年为主人公,描写了一场以屠龙为目的的“哈利·波特”式的冒险故事。该作品在语言风格上轻松活泼,动漫气息浓厚,叙事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术语解释与人物心理描写,让故事节奏略显拖沓,但也因此直白易读,降低了作品的阅读门槛。而这一切都源于该作品对读者群体的准确把握——这是一部针对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强烈的目标意识使该作品在选题、文字风格、叙事节奏上都尽量贴合当代青少年读者群的阅读与审美习惯,引发读者共鸣,创造出看动漫般的阅读快感。

  三、科幻

  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的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关于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文学。饶忠华曾指出,科幻小说不同于普通小说,后者仅有一个人文构思,而前者在人文构思之外,另有一个科学幻想的构思,即科幻文学界俗称的“两个构思”理论,任何科幻作品都必须有两个构思,而杰作则是两者结合的典范。

  江南创作的幻想小说中,科幻作品属于少数,仅有《上海堡垒》与《蝴蝶风暴》两部。江南曾在一次访谈中称“不想写科幻是因为我做过很多科学方面的工作,大概(国内)很少有科幻作家比我更加了解作出一个科学上的结论需要花多少时间,我做过一些有关致癌物的研究,非常头痛,要连续三十多小时的工作来出结果,所以你千万不要让我在我的作品里再看到这种可悲的事情发生……”从他的回答中可以提炼出一个信息,即江南认为科学结论需要较为痛苦而耗时的论证,他不想在创作中重复这种痛苦经历,因而避免科幻创作。那么,《上海堡垒》与《蝴蝶风暴》这两部科幻作品的诞生又该做如何解释呢?下面笔者通过上文提及的“两个构思”理论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一个粗略分析,或可解开这个矛盾。

  《上海堡垒》的主情节是言情,故事背景是地球遭到一种名为“捕食者”的巨型外星生物入侵,包括上海在内的世界各大城市纷纷启用名为“泡防御界面”的防御手段固守。该作品的科幻构思是类似世界末日的宇宙文明入侵,人文构思是灾难背景下人类情感的探讨《。蝴蝶风暴》的主情节则是谍战,故事发生在“汤姆·克兰西”式的近未来冷战背景之下,东西方两大阵营割据世界,独立的第三方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超人”特工在其中斡旋游走,攫取自己的目标。该作品的科幻构思是基因工程超人,人文构思则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

  而无论是《上海堡垒》抑或《蝴蝶风暴》,都没有用大量篇幅对作品中的科幻构思进行可能性上的论证与探讨,而是将笔力集中在人文构思上。这是“软科幻”的特征,即科幻构思为人文构思服务的科幻作品。与之相对应的“硬科幻”,则是科幻构思等于或高于人文构思地位的科幻作品,为了证明科幻构思的可能性,可以大量牺牲人文构思的篇幅。

  所以,江南自称要避免的“不要让我在我的作品里再看到这种可悲的事情发生”的科幻作品,应该归属于硬科幻。而《蝴蝶风暴》和《上海堡垒》这两部软科幻作品,分别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万卷出版公司出版于 2007 年与 2009 年,与江南创作《九州·缥缈录》的时间段重叠,可以看作是江南在奇幻小说领域之外的创作尝试。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江南在前期创作中受传统武侠小说影响较大,但他没有固步自封,努力摸索新的幻想文学类型,形成了以中式奇幻为主的创作方向,而后又以阅读市场为导向寻求突破,并以科幻创作为手段继续拓展创作空间。江南在幻想小说领域的长年耕耘与自我突破,使他的作品不断与时俱进,始终贴近大众的审美阅读体验,从而成就了他畅销小说家的身份。

  参考文献:

  [1]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2]张兵.略论武侠小说的文化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35.

  [3]史莹.奇幻小说“第二世界”构建之意义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江南幻想小说的类型与演进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固网的演进论文

2.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结构

3.论文: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4.企业理论演进优秀论文

5.《文体与文化:小小说的历史演进》阅读答案

6.小说人物小论文

7.小说主题的小论文

8.资产评估价值的类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