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运动员肌肉群力量训练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冰上运动的实际情况,阐述作者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运动员;训练;滑冰
根据速滑运动的特点,蹲屈姿势对速滑运动员的小肌肉群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肌肉群力量训练与大肌肉群力量训练比例相差较大。利用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论述了关于小肌肉群在速度滑冰训练中的作用、训练原理和训练方法,旨在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并在小肌肉群训练中作为参考[1],坚持小肌肉群训练。
速度滑冰训练中的技术动作,就是在自由滑行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到破坏平衡的过程。由于冰刀刀刃较窄,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小,滑跑中对下肢肌肉力量要求较高,对踝关节周围肌群的控制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98年后速滑新式冰刀“克莱普”的出现,对踝关节的力量要求更高了。踝关节是下肢生物运动链的终末环节。根据力的传递原理,人体各环节的垂力或肌肉用力都要通过踝关节传递到冰面,所以它所承受的负荷最大,易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踝关节的稳定程度和调节平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肌肉的静力性程度要求更高。
小肌肉群的绝大部分肌肉位于人体肌肉的深层,加之在日常训练中这些小肌肉群很少被动用。 生理横断面也小,肌肉的绝对力量相对就小。我们在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是重力负荷练习,如肩负杠铃蹲起等练习,这种练习大多数是由浅层大肌肉群臀大肌、股四头肌等肌肉来完成的,深层的小肌肉群训练负荷量却很小,所以,没有针对性的小肌肉群训练是徒劳的,盲目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小肌肉群力量的增长也十分缓慢。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理论训练和意志品质训练等。各方面的训练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成绩取得是由这些训练的效果所决定的[2],小肌肉群训练在身体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多加强有针对性的小肌肉群练习。
小肌肉群能力的强与弱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专项成绩,这也是影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众多因素之一,我国速滑运动员成绩提高慢,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是长距离项目训练和比赛中后程降速大。后程滑跑技术变形,蹬冰角度变化大,摆、收腿等都受小肌肉群力量的影响,小肌肉群力量不足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的形成。应该利用小肌肉群训练对后程降速问题起到辅助作用。速滑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将小肌肉群训练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因为从生理学角度来讲,青少年时期是进行小肌肉群训练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运动员正处于人体生长高峰期,他们的骨骼和肌肉生长较快,较小的训练刺激也会使肌肉形态有明显改变。同时,运动员的肌肉受损和自我修复能力较强,恢复周期相对较短。
一、小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
发展速滑运动员专项小肌肉群力量的`练习,这里重点介绍对速滑影响较大的臀大肌、腓肠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缝匠肌力量训练法等。
(一)利用直立后引动作完成肌肉动与静练习
动静练习利用皮筋做阻力,将皮筋与两踝关节连接(见图1),动作要求运动员身体,直立且手扶固定点,支撑腿与上体保持直立,单腿伸直后引,以臀大肌用力为主,拉伸皮筋,速度要慢。主要提高臀大肌和大小腿后侧肌肉群力量。根据速滑运动员滑跑技术特点,还可以选择适合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肌群的其它动作,其方法是把动力练习和静力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先动后静。即先做动力练习至极限,而后固定在需要锻炼部位的角度上静止练习。
(二)利用克制性练习做倒蹬冰练习克制性训练是利用与速度滑冰相近的侧收腿动作(见图2),选择适当弹力大小的皮筋连接两踝关节,用侧蹬冰技术练习(克制性伸展)提高速滑运动员大腿外侧肌群力量。动作要求基本蹲屈姿势做好后,支撑腿尽可能控制不动,用蹬冰腿的侧蹬,将蹬冰腿做功的速度放到最慢,直到两腿完全伸展开,动作幅度要做到“最大”,收腿速度要做到“最慢”,做功次数要做到“最多”。主要提出运动员在做此动作时,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要坚持,动作在做不起来后再尽可能做,做最后一次的效果可能要比之前做功数量的总合要好。体现了“行千里,八百半”的道理,这样的结合会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二、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负荷量和强度的控制
在进行小肌肉群训练时,某些动作的做功伸缩速度一定要慢,要避免过强,过急的刺激。严格掌握不同年龄段每名运动员的负荷量和强度[3],因为速度过快,靠身体其它部位肌肉的辅助做功,就会失去了该肌肉群做功的力量。运动员之间在训练时不要相互攀比做功过程中的力量与数量,还是以训练完成质量为主。利用暗示训练及言语等刺激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4]。
小肌肉群训练和其它的训练方式一样,每名运动员的负荷量是各不相同的,任何训练都需要因运动员自身的最大承受能力而定的,根据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结构特点[5]。只要达到训练前的要求和训练课后良好的效果就可,训练量应控制在训练后所锻炼肌肉部位酸痛为好,训练量过小会达不到刺激肌肉生长的目的,训练量过大容易造成运动员的肌肉疲劳。应控制好肌肉群训练强度。
(二)注意做功与休息时间
首先要有达到刺激肌肉的训练量,它即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制[6]。控制好训练量才能在小肌肉群训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酶的活性,使肌纤维增粗[7]否则只是形象化训练,解决不了其中的实际问题。其次,保证训练后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不但是每次动作的做功与休息时间,每组训练之间也要有充分的时间休息,特别是每堂训练课后,最好安排24小时左右的休息,这样肌肉在受刺激后才能有一个生长恢复期,最终才会让小肌肉群训练得到更大的收获。
(三)注意做功的数量
如何制定训练量,引用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 ,这句话的意义同样也包涵运动员在内,所有运动员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的,无论是从外观看人体的高矮胖瘦,还是内在骨骼肌肉的形态都会有所不同,只是有时我们感觉不到异样[8]。运动性疲劳,是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三 结束语
众所周知,速滑运动员在滑跑时身体姿势与水平速度有密切关系, 目前国内外速滑运动员的滑跑技术向小角度发展,所以滑行时的身体姿势的形成,需要有比较强的肌肉力量保障,注重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训练应该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
本文中所提到的小肌肉群训练方法与速度滑冰项目中所用到的肌群更相近,目前对小肌肉群训练有个认识。希望将来对小肌肉群训练有更好的收获。
【冰上运动员肌肉群力量训练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