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探析
一、應用型人才培养是我校未来发展趋势
每年的毕业季,在我国都出现一种结构性怪现象,即学生老是喊着找工作难,企业喊着招工难。造成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满足不了企业需求,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企业的实践性不强。这也就是业界经常说的产学落差比较大。如何缩短产学落差甚至达到产学零落差则是当前和今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0xx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1999年大学扩招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无疑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性指导。
我校响应教育部号召,有幸入选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成为了今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二、社会环境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的误解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的误解
虽然应用型人才发展已经成为了我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我校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但是社会环境依然对我校应用型发展战略存在着疑虑和误解。具体表现在:
1、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培养基层工人
很多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误解,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毕业后就是下基层当工人,东莞人比较保守,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够在写字楼里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不是充当“工业的黑手”。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无疑这不利于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2、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是降格的表现
很多学生、家长甚至高中老师存在着一个印象,认为应用型人才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型就是职业教育,如果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应用型,那么不是自损名声,将自己公办本科的身份直接降格成职业教育,这样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没什么两样?特别是这次的试点,广东省主推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这就进一步加深很多家长的印象,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未来的发展之路跟职业技术学院一样的,这本身就是降格的`表现。
3、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不利于学校招生
除了学生家长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不理解外,学校的老师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误解,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不利于学校招生,从而不敢大肆宣传,这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在我校推广增加了难度。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误解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1、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职能部门本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模糊认识,从而使得社会各界不了解、也不熟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这其中必须要求学生、教师、家长明白何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有什么不同。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研究型本科人才是本科教育平行发展的两个层次,而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与研究型本科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而非发现新知的能力。在应用型人才系列中,应用型本科人才重在培养“能够把原理性知识转化为运营、管理以及运行决策的人才”,而高职高专教育则重在培养“能够运用智力技能或操作技能,把运营、管理以及运行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1]
2、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存在着误解
社会各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误解,不了解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以及发展要求,从而盲目的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就等于培养学生成为产业工人。这就必然会产生发展应用型战略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产业工人的疑虑[2]。
三、推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建议
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已然成为了我校发展的大趋势,实际上我校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应该说我校的发展战略是与教育部的决议不谋而合的。不过,面对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在主推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过程中,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宣传力度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误解,因此,学校应该利用媒体的力量,加大应用型人才战略目标的宣传力度,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这样的宣传可以考虑三步骤:首先,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座,让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熟悉和了解,从而让师生对学校的战略有信心,通过师生特别是广大学生向家长以及社会宣传应用型发展战略的意义;其次,将校园开放日真正的办起来,定期的聘请学生家长、企业以及媒体来学校参观,让社会各界了解理工学院、了解应用型培养战略。最后,深入全省高中,宣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含义和意义,让高中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其内涵,为学生报考理工免除后顾之忧。
(二)练好内功,切实有效地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除了向外界大力宣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外,最重要的还应该是练好内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具体来说:
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当前,我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教学条件、社会舆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而轻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却正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以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转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懂得理论外还必须懂得实操。对于当前我校各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是不缺的,最缺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有必要将企业引进学校,树立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比如,经贸系开设“经贸大讲堂”,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师生讲学,协助广大师生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同时,经贸系在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组织师生到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工厂去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工厂的运作。这些都无疑会推动应用型人才发展战略。
2、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
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四年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键是其在开学之初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怎么设计的。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将本着“基本理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缩短产业落差为目标,依托于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吸纳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加以完成。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应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产学实验班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进行改革。
3、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构
传统的本科培养评价体系只是留于学校层面,即便是企业参与也是浅层次的走形式,使得人才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学校应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突出企业的作用和参与,构建出学校、学生、企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应更具有指向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确立。
学校应协同相关企业制定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应该说,很多企业都有一整套的培训员工的体系和标准。充分综合这些已有的标准,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整套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使得在企业实施的教学活动,将会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法制定评价标准。这样更能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企业技术人员会更得心应手。同时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保证这些评价标准和方法不会偏离高等教育的要求。制定这些标准的同时,也将充分考虑企业的特有属性[3]。一般来说,东莞本土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规范性,其企业文化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做事的程序性,这与高校要求的评价规范性是一致的。
(三)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就应该发挥校友的作用。在“教师——学生——校友”之间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应用型技能,等学生毕业后以学校校友的方式向社会宣传学校的同时还可以回到学校向师弟师妹传授经验,从而真正形成“在校期间,我以学校为荣,毕业后,学校以我为荣”的氛围。虽然我校建校时间比较短,但是算上专科时期,我们的校友特别是在东莞工作的校友数量还是很多的,有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就应该将这些校友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定期举行茶话会、座谈会等将校友请回学校,加强与这些校友的联系,让这些校友定期的以讲座的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传授经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及时地了解校外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校友的亲身经历,向社会宣传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减少社会的误解,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环境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探析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