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四性量化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讨论四性量化研究论文

  中药四性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寒、热、温、凉反映了不同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虚实变化的不同作用倾向。四性是古代医家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各种药物的性质与疗效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以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不同表现为定“性”标准。关于四性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是近年来中药学领域的热点,笔者就中药四性渊源及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中药四性理论渊源与发展

  四性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是后世医家“四气禀收于天”的理论基础。“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寒、热包括病性与药性,是为四性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中药四气之说: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由于具体药物的四气中未提及凉,而是有平,全书记载药物的四性可归纳为寒、微寒、温、微温、平五类。中药四性总以阴阳、寒热对应,所异者唯寒热程度不同而已。平性药物仍有偏性,“平”乃是相对而言的结果。

  后世医家对四性理论进行了细化,中药四性理论是宋金元时期重要的药性与临床指导理论,李东垣于《脾胃论》中指出: “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药物入口味先知,入腹之后四性生是各医家认识四性的总体方法,至明清时期,医家更为明确地认识到药物四性与不同的病患机体有关,《重庆堂随笔》: “可见要有定性而体脏不同,则性亦随之而变亦。”四性理论从最初提纲式的提出,到四性表达的细化与多元化,以及其后的四性产生原理的探讨、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重要的中药基础理论与临床理论。

  2 中药四性研究概况

  四性是古代中医医家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凭直觉或直观的判断进行研究得到的朴素如现象描述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本质是临床经验的总结。20 世纪中药现代化得到长足发展,学者们已从生物学领域研究中药四性。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与日本。我国学者曾对72 味中药进行实验发现寒、凉性药物具有不同的生理机制功效,寒凉、温热药物分别具有退热、抗菌、抑制或兴奋、刺激作用,从而得出认为偏寒性药适合于人体热量过剩的疾病状态,偏热性药适合于人体热量不足的疾病状态,随后有学者们陆续提出寒凉药物可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人体功能活动有抑制与兴奋的相反作用。

  四性物质基础的研究以元素为主,黎晓敏等发现寒凉药、温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 锰、钾、铁等) ,元素的酸碱强弱决定了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关于中药寒温属性描述与评价,杨波通过测定中药对大肠埃希菌生长热谱曲线的影响,认为寒凉药与温热药之于人体分别通过对热量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与兴奋。通过给予动物典型的寒、热方剂发现药物可影响大鼠代谢、消化、行为特征及生长发育状态,进而发现温热药可影响大鼠代谢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已有学者研究中药物对人体宏基因组的影响,发现中药对人体微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

  3 中药四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药四性的传统判定方法是多元的,不同方式确定的四性与其功能及功能承担者( 患者) 存在不同的关联方式,故基于四性来源的一元性现代研究不可能得到对中药四性理论的全面、正确认识。目前关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存在四性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分离,忽视复方寒温属性研究,局限于寒热两性的研究,重视单类药性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同时忽略四性比较,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脱离等。如把中药四性简化为寒、热两大基本属性与临床不符,因疾病属性尚有实热、虚热、寒实、虚寒之分,故《神农本草经》把四性分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名医别录》又补充了大寒与大热两类,药物四性的精细划分是古代医家基于疾病寒热属性程度对药物做出的对应划分,现代研究将微寒归为寒性、微温归为温性、平性药物与也纳入寒温性药物,这样的简单绝对化方法是不会得出客观结论的。迄今为止,对寒、热属药物的研究均为动物实验,以镇痛、抗炎、花生四烯酸等为通用指标观察大部分实验动物,均从寒热两类药物分别进行,未对两类药物见生物效应的比较,故难以得出令人折服的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关于四性的研究应将目标转移到客观科学的轨道上来,明确传统四性判定的多元性,将重点放在药物四性临床有效性的研究上。从比较典型的寒、热疾病入手,把具有确定寒热属性的单味中药与复方干预效应结合起来,兼顾临床、药效学、药动学,动态、综合评价寒热性药物与热寒性疾病相互作用的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揭示四性的科学内涵将是四性研究的主流。

  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是关于四性一切研究的基础前提,如此方能保持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特色优势,才能使关于四性研究的结果即可实现现代科学语言的阐述,具有时代特征,又不失自我,为现代中医药学理论提供新的理论思想与认知系统。进行四性物质基础研究时应重视宏观整体性研究与微观分析性研究,在器官、细胞、分子等水平开展研究,并将不同层面的结果进行整合。在研究物质基础、实验药理作用之后,还须研究二者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关系。探索出物质成分、实验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及其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中药基础物质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也十分重要,根据药物有效物质成分对机体的影响,有望对其属性进行更为精确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中药基础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如血清药物化学、肠道菌群与肝脏代谢对药代学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因真正发挥药物疗效、体现四性本质的并不一定是药物中的原型成分。单一化学成分的作用于复方作用机理不同,仅根据已知的化学结构筛选与寻找药物有效/无效成分的方式相当孤立,可想而知,对于中药药性的研究也不能走一元论的途径,对中药药性的研究不能简单等同于生药学的筛选与提取方法。现有研究如元素等的量化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应是中药研究的主流方向。

  中药四性判别是抽象药性、功能药性、向位药性、配伍药性、方剂药性、形性药性等结合的结果,其药理作用具有多效、复杂、双向调节及整体平衡的特点,故不能一味采取某种方法或指标的一元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目前中医药发展方向,揭示中药四性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但应秉承中医传统理论,从性、效、量各层面寻求药性判别指标,进而完善中药药学理论。

【讨论四性量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量化的研究方法论文

2.论文《研究性教学》

3.论文之量化自我

4.可行性研究论文

5.研究性马哲小论文

6.环网供电技术研究探讨论文

7.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讨论论文

8.科技论文量化评比管理的持续创新及应用研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