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语码转换初探论文
【摘要】本文是在多年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基础上总结出了师生语码转换的特点。通过语码转换使学生在深入探索学科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了学科双语教学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语码转换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与国外一些国家为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共处和避免国家分裂等的需要不同,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拓宽外语习得环境。把学习者培养成既具有高水平专业技术又具有非常强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 语码转换及其类型
1.1 语码转换
Hudson[1]指出,人们之所以用“语码转换”而不是“语言转换”在于“语码”更中性化,它既可以指语言也可以指各种语言变体、方言等。Ronald Wardhaugh[2]在《社会语言学入门》中关于语码的论述比较全面,他把语码解释为“一种语言或语言的变体( variety)”。即语码既可以用来指某一种语言,又可以指某种方言、文体语言,甚至可以指洋泾浜语和人们为了保密起见私下里设置的密码语言。Hamers & Blanc(2000)认为[3],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同一次对话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交替使用,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策略。双语者为了达到交际效果的最佳化,经常会调用自己所能及的全部语言,只要形式和功能对等即可。在双语教育开展较早的欧美国家和双语现象较突出的港台地区研究较多,国内在外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的也比较多,但把语码转换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就较少。研究学科内容教学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规律和理想模式对于促进学生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习得两个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1.2 语码转换类型
Poplack[4]总结出了语码转换的三种类型,(1)句内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例如,“让我们先来Review上一次课所学过的内容”。(2)句间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How ca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crystal and amorphous? 我们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3)附加语转换 (Tag Switching), 例如,“Lever law is just used in two phase region,是不是,同学们?”据Cook[5]认为,双语者一般在谈话中句内转换占84%,句间转换占10%,附加语转换占6%。由此可见,语码转换中,句内转换的频率非常高,其次是句间转换。
2 教师的语码转换特点
2.1 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由于文化的差异,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文化所赋予的内涵。一种文化之中的词语和信息可能和另一种文化中的词语和信息并不完全对应,甚至缺乏任何对等成分。此时,教师就应起到文化桥梁的作用,适当采用语码转换来弥补文化空白,有效利用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来传达文化信息[6]。如,The teacher also delivered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n the sidelines of his class/教师在课堂期间也传授了实践知识。在英语中动作同时发生时也常常用 on the sidelines of 来表达,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别直译过来汉语又很难理解,这时需要教师搭起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桥梁。
2.2 解释与翻译
解释词义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同义词、反义词、语素意义,也可以采用类比法或情境法。但当遇到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如上方法可能都会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这种涉及文化背景的词义解释翻译时,语码转换有助于清晰地传递信息。与汉语的表达方式相反,英文的特点就是先结果、后说明产生其结果的原因或条件,翻译时必须要体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在讲到虎克定律的定义时有如下一句英文:The extension of a spring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the load added to it as long as this load does not exceed the elastic limit。虽然英文中表示前提条件的从句as long as this load does not exceed the elastic limit在主句The extension of a spring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the load added to it之后,翻译时要按汉语习惯先译出产生其结果的条件从句“只要所加载荷限制在弹性范围内”,再翻译其主句“弹簧的延伸长度与其所加的载荷成正比”。
2.3 以目的语讲述后用母语重复其内容
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其理解所学内容。通常教师在介绍新知识时先用目的语叙述一段词组或一句话,然后再用母语进行重复,以达到讲解内容的最有效传递。教师可以针对授课内容的难度选择全段或全句重复,也可以针对重点信息进行部分重复,由此使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更准确明了。可以说一部分内容用两种语言轮换呈现,既实现了学科教学的知识目标,又实现了外语语言目标。当然没有必要进行句句重复以免使授课效率下降,造成学科损伤,但我们在双语教学中提倡适当的重复重点,以确保知识的准确传递,并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2.4 词语转换
用于转换词语的语码转换通常是双语课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教师可以用母语提请学生注意新话题或新知识点的导入。另外,教师从正式的教学语言转为较为亲切的语言时,也会采取母语进行提示。或当教师提问某个学生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避免学生对问题有所误解,教师也通常会进行词语转换。例如,“How ca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晶体 and 非晶体? 这样,学生们既使不懂“晶体”与“非晶体”的英文写法,也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2.5 准确传递目的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
准确传递目的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是教师由目的语向母语进行转换的重要功能之一。教师对前面的目的.语陈述提供一个母语的解说或提供一些补充信息来帮助学生对前面的讲解内容进行较准确的理解。例如,我们讲“机械性能”时,对应“机械”的英文词义有engine, machine, mechanical; 对应“性能”的有capability, performance, property, 但准确表达“机械性能”的英文词义只有“mechanical property”。即教师需要从多种近义词中指出能够表达该学科特点的最恰当词义并传授给学生。
2.6 艺术性管理课堂
教师会在有些时候有意识地使用语码转换以获得某种特殊的效果,如在对话中用另一种语码回应对方以强调观点上的分歧,或者表示幽默、讽刺。在同一语句中突然转换语码可以获得某种戏剧性的效果。例如,当课堂上一对学生小声唠嗑时,教师可以面带笑容地说“你们能不能大点声说话, let all of us share your interesting story”。这种突然的语码转换不仅警示了课堂小声说话的学生,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7 松弛紧张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用目的语讲解较为枯燥的专业内容,而用母语举例、讲解有趣的背景知识或适当的幽默和调侃,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3 学生的语码转换特点
在第二语言输人的心理过程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试图采用某种方法以解决这些特定的语言困难,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策略"。一些研究者将"策略"分为"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输出时经常会自觉采取一些辅助性策略,使学习与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语码转换是一种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语言学家的认同[6]。目前的课堂观察表明学生采用语码转换具有如下目的:
3.1 填补外语语言空白
填补外语语言空白是学生进行语码转换的重要语用动机。当一种语言的词汇知识和表达能力不能满足交际需求时,说话人会转而求助于自己更熟悉的语码形式,以保持会话状态并避免交际的中断,重述用目的语未能表达清楚的信息或观点,解释用目的语不能够解说清楚的真实意图,以避免误解,从而将自己从困惑、窘迫中解脱出来。目前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与本民族同学进行交谈时,总是倾向于使用最不需要努力来完成交际任务的以频繁语码转换为特点的最低能量输出方式进行交谈,而且这种交谈方式可以达到内容的准确传递与沟通。
3.2 提高语言准确性
双语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够自信,因而担心涉及逻辑、数理方面的精彩观点无法用目标语讲得透彻、明了,因而采取更加稳妥、安全的办法,即使用母语流畅地表达。这有时会使学生失去用目的语进行表达观点的机会,但却使信息更准确、完善地传递,因而也不失为一种过渡性双语教学的语言策略。
3.3 与会话者保持同步
交际的参与者、交际场合和交际话题三大基本因素对语码转换具有制约作用,各个因素之间也会互相影响。课堂教学环境中,作为交际参与者的学生通常会在与教师或同学对话的过程中,为适应对方、交际场景和交际话题而适当采取语码转换。
总之,针对实际双语课堂教学,该不该使用母语、使用多少母语、什么时候、怎样利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语码转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在非语言课程上进行双语教学,要强调本着以传授学科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根本。只强调其中一方都是偏离了学科双语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在学科双语教学中运用好语码转换这个有利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Hudson R A. Socio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 Hamers J.F. and Blanc Michel H.A, Bilinguality and Bilinguali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Birdge, 2000.
[4] Poplack S.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code-switching [A]. Durand, R. ed. Latin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behavior[C]. Norwood, NJ: Ablex
[5] Cook V. 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J].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1,(57): 402-423.
[6] 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68-82.
【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语码转换初探论文】相关文章:
8.小学双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