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测量员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在建筑类高职生中开展测量员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意义

  (一)适用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对测量人才需求的需要。城镇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推进了城际铁路、高铁、城市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拥堵问题,各大城市都在兴建地铁,对老城区的街道进行改造。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各类农村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国家各类建设在提速,对测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近几年来,我校把握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脉搏,向省测绘协会申请,在建筑类学生中开展了中级测量员的培训和鉴定工作,每年拿证的学生有两三百人,为建筑市场培养了一批测量操作型人才。

  (二)有利于毕业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建筑类高职生拿到了测量员证后,相当于本科生在大学修了双学位。在毕业时既可以选择设计、施工、监理、预决算的建筑类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各类专业测量工作,到城市规划部门、工程勘察部门、轨道交通部门、道路桥梁部门、水利水电部门去就业或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毕业生的就业面大大拓宽,在毕业时不但可以很快就业,而且有择业的余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三)有利于加快推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首重能力培养,职业操作技能是所有能力的核心部分,提高学生职业操作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建筑类学生修完教学大纲要求的测量理论和实践课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员的培训和鉴定工作,一方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了测绘新技术特别是测绘技能的培养。

  二、开展测量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无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时间达不到要求。很多测量培训基地无固定培训教材,培训教材由培训指导老师随机选择,不按测量员培训标准和规范来组织教学。有些基地为了降低培训成本,安排的.培训学时极短,远远达不到国家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提出的培训课时要求。

  (二)培训方法不科学。有些测量培训基地的培训老师还是按照原来上小班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教学方法老套,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仪器设备不足,陈旧老化,很难满足大规模集中培训的需要。测量仪器陈旧老化,磨损严重;无专业维修人员,坏了的仪器得不到及时维修;仪器数量不足,很难满足大规模集中培训的需要;先进仪器配备不齐,学生无法在培训中全面地掌握将来在生产中常用的新技术和新仪器。

  (四)学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培训之前测量课中,有一部分学生会认真上好每一堂理论课,做好每一次实验,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应付老师的考勤,理论课人到心不到,实验课当观众,还有极个别学生甚至经常逃课,学生的测量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参差不齐。

  三、开展测量员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测量员培训与鉴定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般安排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操作教学48学时,理论与实践操作教学同步进行,培训总学时80学时左右。通过理论教学首先让学员学习或复习仪器的基本结构、常规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程序、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第二,把以前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未能讲解的部分内容做一些补充讲解;第三,针对测量员鉴定基础理论考试做重点讲解和复习。实践操作教学我们一般安排以下实验对学生进行培训:水准仪的使用,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经纬仪的使用,测绘法测水平角,竖直角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全圆方向观测法,全站仪的使用。通过前面五个实验的训练可以使学员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程序;第五和第六两个实验可以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处理复杂测量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实验能使学员掌握先进测量仪器。 "

  (三)传统仪器教学与现代先进仪器教学相结合。我们曾做个一次测试,让二十名学员在平常培训中只使用传统的经纬仪,不接受全站仪的训练,只是在鉴定的前一天由培训指导老师讲解一下全站仪的基本结构,现场用全站仪演示一下实验,然后让这二十名学员自己动手操作全站仪,每人的操作时间限定在五分钟以内。第二天让这二十名学员自由选择使用全站仪或传统仪器经纬仪来参加鉴定考试,结果有十八名学生选择了全站仪,他们都顺利地通过了鉴定,并且操作时间比使用经纬仪的学员要少很多。这个测试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传统的经纬仪的训练是掌握全站仪的基础,仪器越先进,操作起来越简单,越节约时间。在平常的教学和培训工作中,我们主要使用传统仪器,如光学经纬仪和DS3微倾式水准仪。光学经纬仪需要对中、整平、调焦、照准、读数,现代先进仪器全站仪操作起来也少不了这几步,只是全站仪的对中可用激光来对中,整平可配合使用电子气泡、调焦可按自动调焦键、读数电子显示屏会自动显示,不需要人工读数。仪器越先进,操作越简单,先进仪器是在传统仪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是相通的。传统仪器掌握好了,先进仪器只要老师介绍一下其基本结构,做一下简单的演示,学生现场体验一下,会很快掌握。

  (四)严把数据精度和操作时间关。在操作培训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我们把学员分成三个大组,每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经纬仪组和水准仪组,在培训时间过了半程后两组进行轮换,这样可以解决实验室仪器不足问题,充分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每小组安排一个指导老师,可以及时对学员进行现场指导。同时我们设计了两类表格,一类是学生实验用表,这类表格又根据实验种类不同分成不同类型,另一类是培训老师培训汇总用表。要求学员每完成一次操作训练就要认真填写一次第一类表格,填写内容包括:实验者姓名、实验开始时间、实验结束时间、实验名称、实验数据及实验数据处理,当学员完成实验操作并填完表格后,把表及时交给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现场批阅,审查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精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时间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如不合格,就要求学员重新计算或重做实验。然后指导老师把学员操作效果情况评定一个等级和操作仪器和处理数据的时间记录在汇总用表上,汇总用表一方面可以记录学员的实验操作效果和耗时,同时可以对学员进行考勤。对于缺勤学员要求下一次培训时补课,对于实验超时的学员在下一次培训时由指导老师作一下时间方面的要求。

  (五)创新培训方法。针对一些常规性的测试和鉴定科目,我们在平常操作训练中总结和创新了一些方法,如,采用三点一线的原理来整平仪器,通过调节三脚架的高低,让气泡中心、水准器中心和三脚架其中一个脚的伸缩连接板的中心三个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这三个中心点正好调到了同一直线上,可以一步实现经纬仪的粗略整平;如果稍有偏离,再重复一次上面的步骤,这样可以节省架设仪器的时间。另如,在进行全圆方向观测法的培训时,由于在鉴定测试中目标学员可以自由选择,我们就指导学员在选择目标时让所有目标在同一水平线上,目标距仪器的距离大致相等,尽可能等高度、等视距观测,这样可以减少调焦的次数,提高观测速度和精度。再如,为了培养学员在恶劣环境下的作业能力,我们经常更换操作训练环境,让学员在雨天、在光线很弱的环境中、在不平整的泥地上、在室内进行操作训练,这样即使在雨天进行鉴定、或考评员要求苛刻时,我们的学员能很快适应环境,顺利通过测试。

  (六)以测绘技能大赛强化培训质量。目前测绘仪器制造业快速发展,业内竞争激烈,许多仪器公司都看好了大专院校这块销售领地和宣传平台,他们愿意花点小钱提供赞助,一方面可以搞好与学校的关系,另一方面可利用学员作为宣传媒介来推销公司的产品,同时一次大型活动报刊和网路都会进行跟踪报道,起到一定的社会宣传效果。我们可以借助测量公司这一平台,综合利用多方资源,在培训工作进入到尾声时,与测量公司合作,认真组织,举办测量技能大赛或测量知识竞赛,来提高学员学习测量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测量培训质量。

  (七)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制度。我校测量实验室暂未设专职实验员,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工作都是由测量任课老师兼任,这给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测量员培训阶段,我们设定了每天实验室在下午四点后开放两个小时,建立了指导老师轮班制度,公布指导老师电话,如学员需借用仪器,指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他们办理仪器借领登记手续,并到现场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

  (八)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测量员鉴定就像驾驶员考驾照,不但要求学员的基础理论知识要过关,同时实验操作也必须过关。要求我们的培训指导老师要通过汇总表及时掌握学员的基本情况,摸清学员的底细,鼓励优等生迅速掌握基本操作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在学员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当好老师的助手;重点抓好差生的培训,必要时查查落后学员的考勤,在操作训练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讲解操作步骤,做好每一道操作程序的演示工作,真正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差生掉队。

  四、结语

  在近几年江西省组织的高校测绘技能大赛中,我们的学员屡创佳绩,取得过一次团体第一名,一次团体第四名,一次个人第一名的成绩。我们的测量员的鉴定一次通过率每次都在98%以上,培训基地已被评为省优秀培训基地,现在正在省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指导下申报国家级测量培训示范基地。但我们的培训工作与生产单位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在结合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和测量培训基地的经验,加强GPS技术、激光技术、数字测图技术、精密工程测量等测绘新知识的培训。

【开展测量员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基于高校档案鉴定工作的思考论文

2.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3.测量员自我鉴定

4.测量员实习的自我鉴定

5.关于测量员的自我鉴定范文

6.保安工作的鉴定

7.开展环境会计工作的改进方案论文

8.浅谈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开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