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聚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也出现了种种失调的现象。
一、识字写字中审美功能的缺失 眼下的语文课堂,“生命意义”、“动态生成”、“对话”、“互动”等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些新课程理念确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但我们也发现,汉字的书写指导被大大地弱化,尤其是汉字特有的“形”和“意”的美感以及汉字教学的审美功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学生的写字能力越来越不如人意,甚至出现了年级愈高,字写得愈难看的怪现象。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只能看到“读准生字的字音”这样的教学目标,“把生字写正确、美观”之类的教学目标少之又少,而从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写字教学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写字的审美功能有明确要求,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等等。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大力呼吁教师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在书写指导中,既要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发挥识字写字的审美功能。
二、“充分”朗读中情感体验的缺失 眼下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读,成了学生学教师教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否“充分”读书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丰富多彩”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挑战读、表演读、想象读等等,读了一遍又一遍,很是热闹;我们也常常听到“来,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句读读”、“读出悲伤的语气”等之类的话。但是,学生没有感情的酝酿怎能“有感情地读”?在老师的'指令下被动地读书,怎能“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学生没有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没有与作者和主人公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又怎能读出这语气那语气? 要真正达成读的目标与效果,除了要有读的层次、读的技巧等技术性因素外,还要有读的兴趣、充分的情感体验等非技术性因素。要让学生真正读出感情,读出预设目标中的效果,就要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让积极的情感成为学生读的内驱力。只有触及学生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的读才会发挥最为有效的作用。
三、自读自悟中思维含量的缺失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一理念不能正确理解,以致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是教学目标缺失,学生没有真正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整堂课学生自己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书,然后是吵吵闹闹的讨论,接着汇报一些片言只语的读书感悟或问题。教师则谨小慎微,话语不多,甚至无所事事,教学效率很低。
二是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都很肤浅,没有思维含量。学生交流或汇报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敢加以引导,分析、讲解,造成学生不着边际的感悟,甚至价值观有问题的都未及时进行引导。 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文本,在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该引导时适时引导,该深化时及时深化,该训练时有效训练。 新课程视野下,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语文教学“生态”,教师要适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放飞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最终实现思维的发展与超越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