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笔者感到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作文教学优化整合,能激发习作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我爱游戏”———动画课件,架起兴趣之桥
如果细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不难发现:他们最热衷的莫过于上网、玩游戏和看动画片,为什么这些东西能牢牢吸引学生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因此,笔者认为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的多媒体数码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能变静为动正符合儿童注意的活动性特点,课堂中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写作素材,给作文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使虚幻的形象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技巧形象化,从而激活了教材内容,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习作五《动物名片》时,试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描写小动物外形。传统的教学往往将“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脚”等写作顺序直接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据此观察,模仿,显得比较生硬无趣。该教师用数码技术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拼图游戏:在碧绿的草地上有一只小兔轮廓,请学生把它画得更漂亮。教师先示范,同时一边有顺序地描述白兔外形,一边点击电脑,依次出现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前腿长,后腿短等局部画面组合成可爱的小白兔形象。鲜明的色彩与有趣的游戏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视线,潜移默化地将写作知识教给学生。接着,教师请了几位同学边玩拼图游戏边口述小兔外形,学生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在游戏进行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写小动物外形的一般顺序,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写其他小动物,难度降低了,学生兴趣自然浓厚了起来。
二、“精彩一刻”———数码成像,突破习作难点
为了解决学生不善抓住细节展开描写的问题,笔者想出了形象的比喻———“用你的眼睛拍照”,这样打比方比生搬硬套好得多,但是能领悟老师这种说法的学生依然不多。如果能有一些示范和引导就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过去相机很少有一次成像,立刻观看的功能,即使有立可拍相机也必须到强光下暴晒,并且清晰程度较差,没有鲜明、生动的画面再现,很难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而数码相机的诞生却使即拍即看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描写的效果。
案例二:近年来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走进生活,拓宽写作范围的机会。我们组织同学开展设计、制作“我的小天地”室内装饰活动,我用数码相机拍下同学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场面,并转发到自己的网页上,使他们不仅能在第一时间观看到自己活动的情景,还能与家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帮助他们再次入境。一两张照片并不一定能真正体现活动的全部,但无疑它有着星火燎原的作用,可以启发学生去回顾,去表达属于自己的精彩一刻。这次活动之后,学生开始善于留住精彩,每次有大活动他们会自已向电脑老师借数码相机,或者干脆自己带来数码相机拍摄。我想如果可以做好班级的网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传、发言、评论,使交流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将会更加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
三、“爱拍生活”———数字视频,丰富作文形式
随着数码产品的兴起,网络拍客的盛行,很多学生尝试用数字视频记录自己或周围生活的小故事。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数字视频的形式新颖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应立足“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从“以自己为中心”逐步趋向参与校园生活,走进社会生活,关注家庭生活,使学生在丰富人格的同时学用语文。所以,笔者把数字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运用。
案例三: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习作: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在设计教学时,笔者就想到用数字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笔者挑选了两位同学分别拍摄朝霞和晚霞,在课堂上,因为它是由同学拍摄完成的,格外引起关注。笔者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和讨论这段视频的优点与不足,接着,启发他们:“如果你也来拍一段视频,你想怎么拍?”“在拍摄时,你要插入哪些解说?”学生兴致很高,发言积极,之后我让他们先写出剧本,再给老师修改,并鼓励他们:“如果剧本非常可行,我们可以给家长看,到那时他们一定会支持你们用DV来拍摄的。”这次活动,也只是一个开始,但是确实很受学生欢迎,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地开展。
纵观上述案例,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并茂的动态传播,激活作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学生架起通向作文殿堂的桥梁,使学生畅游其中,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现代教育方式下作文教学的优化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