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模式探寻论文(2)

时间:2021-08-31

  第三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若想实现培养出大量的综合素养较强的人才的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就要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新方案、新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途径、建设健全的体育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从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他们并没有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和理念,甚至是直接照搬本科体育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分析。

一、我们一直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也就是说一所高职院校的建立也有义务设立众多学仁日乏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立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这五个方面中的增强学生体质。所以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简单来讲就是增强体魄。这也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因为用人单位不但希望公司职员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当然还希望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强,能够尽快适应高体能的工作。从以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因为身体或是体能原因与一些好的工作、企业擦肩而过。随着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也愈发重视起来体育的教学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其实效性还是相对较低,也并没有突出其教学特色与教学理念。因此,探讨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概念

  培养用人单位生产、建设、管理还有服务等方面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培养各方面综合发展的重要课程,是体育工作,教学目的的中心环节。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并且要紧密地围绕着其根本任务来建设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努力培养他们职业体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为培养人才这一明确目标而服务。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欠缺

  如今,各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据研究表明,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认知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然而,体育教学作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必修仁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与其他学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理念一直都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只是象征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在校的几节课的体育课程,忽视了向学生们传达终生锻炼的理念,导致学生们认为体育课只是休闲娱乐的课程,上课也不认真,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简单的任务,导致整个教学质量的下降。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也导致了体育教学资金投人的不足,于是一些院校的体育设施、场地、教学用具都不够学生们的使用,虽然国家的相关规定对高职院校体育经费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很多学校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从而导致教学任务难以执行,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

  “健康第一,终生体育”应该是各个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思想。然而,在实际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当中,教师们往往都是过于重视体育教学的基本的理论和技术,又由于教学设施和场地的限制原因疏于了体育教学的实践部分,也忽视了“终生体育”思想的传达,产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学生们的身体素养以及体能没有得到提高,很容易导致身体较差、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可能会影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今后的就业也有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身体原因没有理解和掌握扎实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身体素质较差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

  3、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师专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根据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上安排的教师资源较少,全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专职体育教师十分的欠缺,因此每个负责体育教学的教师压力都非常大,每周都要超负荷完成教学任务,一位体育教师要负责很多个班级的教学,还要负责体育教学的很多个项目,而且这些教师还要在一个学期内在体育教学中多个专业上变更教学内容,因此,每一个负责体育教学的老师都要不断钻研多种体育项目的教学方式,他们都背负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由此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老师们可能由于时间局促,精力有限,做不到面面俱到,在课堂上就会出现失误,教学质量就会相对地有所下降,教学任务就会难以完成,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的收获也会有所减少。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1、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应以学生教学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紧跟时代与社会的脚步,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主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就业来开展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院校以及负责体育教学的教师应深刻贯彻高职体育促进就业的观念,并把这种理念表现在其教学活动及内容上,把这种理念传达给各位同学,帮助同学们也重视起体育课程,提高同学们的体育能力,身体素养,增强体魄,使他们身心舒畅,避免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因身体原因、体育能力等问题与他们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2、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体育教学,就应该选择适合的体育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必须以能够增强同学们的体质,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卫生以及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为基础,带动同学们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锻炼身体的习惯,注重建设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体育教学内容,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能够真正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就业。

  3、建设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一方面,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应丰富其教学的评价主体,形成新的具有其鲜明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变课堂上的主体,使同学们成为整个课堂的主角,老师成为辅助教学者,帮助指导,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可以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从动作技术、理论知识、意志品质、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深人的考量,突出体育考核的综合性,以及对它的重视程度,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的薄弱之处,以便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立足提高学生体能身体素养的基础,依托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优化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计、板块安排、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建立健全的高职体育教学考核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各方应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

  作者:李昊 单位:山东威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