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样适应新时期社会、学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多方面综合分析,让信息技术教学更有生机。本文尝试从自身教学出发,转变观念,多角度审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寻找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的方法。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有效教学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教学也随着这些变化而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从教材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变,到教学对象的改变,无一不对从事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些改变也使信息技术教师随时在思考怎样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能学到更多。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的,而且重点应该在学生的“学”上,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明确教学不是为少数学生的成长服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服务,让全体学生主动发展,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需要适应这样的要求,使全体学生能树立起正确以及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与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要求,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起来。在上电子表格操作的时候,恰逢期中考试结束,所以在教学时就以学生期中考成绩统计表为实例进行教学,当打开成绩统计表时,学生感觉非常熟悉,不用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就提出了“如何按总分排出大家的名次?”这类的问题,接着教师稍做引导,再由自主完成任务的学生来示范操作,教师进行点评;然后学生练习。学生完成排序后,表中出现了总分相同的同学,教师再进行引导,“对于总分相同的同学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呢?”学生又积极思考如何处理总分相同的排序问题。很快就有学生提出按姓氏笔划为序,也有学生提出按学号、按性别等,从而自然地引出了多关键字排序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就能自然而然地知道电子表格在生活中处理数据的过程,以及今后遇到问题怎样进行解决,思路是怎样的。
第二,教师要重新认识学生。
现在的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很多,知识面相对也比较广,信息技术的水平也一年比一年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一些书本上的操作知识,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虽然现在零基础的学生不多了,但在学习中,对知识接受程度的不一,学生间还是会有新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问题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当今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正是由于学生间的这种差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弥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这种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能促进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
例如:在上“算法及其实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因为班级里有学生在选修课上已经接触过这些内容,因此在教学时就让这几位同学不用完成课堂上的作业,而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变成了帮助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给别的同学指导时非常的耐心仔细,而其他同学也非常开心有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课堂虽然看上去有学生走来走去,似乎有些乱,但其实是乱在有序,指导的学生因为自己提前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去教别人而有些骄傲,被指导的学生也对同学给自己讲解很有亲切感。
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具体操作过程,特别是在开放式课堂中,很容易出现许多学生同时在向老师求助,而老师根本就忙不过来的情况发生。所以应在教学中多注意观察哪些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哪些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有新方法,多予以鼓励表扬,并让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然后由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而且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且学生间的辅导有其特点,也易于交流,那些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问题,又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友谊,同时还锻炼了“小老师”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要上好课。
上好课不是勤恳、敬业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情感,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学习思维、学习智慧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好课”的含义是让学生学会、会学、学好。要围绕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有意义学习采用和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尽可能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体验。教师自己学会“懒”教学,就如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教”。
例如:在讲网页的设计与制作这章内容时,围绕着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将整个教学归纳为一个主题,完成个人主页的制作,由学生自行分组,选好小组长,讨论出制作的主题、小组的`分工,各人负责的制作部分等。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以类似于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过程来分工合作。给学生搜集了一些网页制作比赛获奖的作品看,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元素,如何自己来完成。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网页制作工具同一系列的软件学习经验,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要完成这样一个阶段的学习,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设想好学生每一环节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准备各种需要的素材和技术支持,一环扣一环地将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在各个阶段学习中。
当然,这里说的上好课,不是说光光上好一节课,而是要坚持上好每节课。要长期上好每节课,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抓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自主学习,要从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转型,只有实现这种转型,才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不断获取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勇于实践反思,在反思中吸取经验,在反思中规范行为,在反思中提升能力。
第四,教师要认真合理评价。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很注重学生应用技术来完成作品的制作与创作,同时学生对自己所完成作品的最终结果十分重视,因此,及时认真合理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得到一个反馈,也能激励学生下个阶段的学习。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教学的诊断、反馈、评定、调控和激励,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作品展示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最佳平台。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再让其他学生根据该生所发表的评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发表不同的看法。遵循多元化、公平性、激励性原则,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为促进学生自律和自我提升,最好将全部评价指标向学生开放,明确目标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学生的某项能力的评价结果,不是单一的方面提出的,而是由多方位在一定时间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评价得出的,使评价后学生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公认的和可靠的。
总之,要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师可以开拓眼界,多方面探索。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本学科内在特点,结合学科具体要求,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研究,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反思,就能使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教司、师范司.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顾明远,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1(4)
3 杨玲,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转变观念多角度审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2.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8.审视自己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