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在思品课中的新解论文

时间:2021-08-31

木桶理论在思品课中的新解论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教育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思品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摒弃传统的做法,对“木桶理论”重新审视。

  一、木桶倾斜储水多少还取决于长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要想弥补自身的不足,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合理挖掘其自身现有要素的潜能,在“用”上下功夫,扬长避短,甚至凸显出其长处,这样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身的不足地方得到适当的“补充”,比一味的弥补其短处更为有效。如果用木桶的比喻来说,就是将木桶向长板一方倾斜放置,比正放着要增加更多的容量。这听起来好像强词夺理或偷换概念。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扬长避短,利于抓住他们拥有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课上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对其优点长处进行表扬,而对其不足做出暗示,学生会乐意接受的。

  二、木桶储水多少同样取决于各块板之间的配合程度

  未来社会人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人群,因为分工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强化集体力量,如果每个人的优势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但是彼此之间的配合不当,就不能形成最大合力。再用木桶来比喻,如果木板长度都合适,但相互之间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容量。所以要注意强化木板之间的密合程度,防止水从缝隙泄露。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不仅取决于班级每一名学生的能力,其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势互补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师生的沟通配合,生生之间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为适应将来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水桶的长期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底板的决定性

  桶为水而做,水因桶而立,一个木桶,即使是铁桶,无论其桶壁多厚多坚,只要在桶底有个米粒儿大的小眼儿,水必然流失,如果不加修补,这桶就成了一个废物。对此现象,不妨称为“铁桶”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检讨自己是否不经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不论多么优秀的学生也有弱点,及时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行为中的细节变化和波动,及时找出对策,防止不良因素的作用导致量变引起质变。

  四、“木桶盛沙”理论在教育中的实施

  “因材施教”已经流行千年,但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存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直认为必须通过考取大学才能获得出路,孰不知,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不一定都在学习知识方面发挥最大的优势,有些学生可能在职业技术方面更显优势。教育部长主张职业教育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注意木桶木板的长短而忽略桶的用途。如果我们不使其盛水,改盛沙子,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最长的木板,但至少比盛水要多。这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刀切,要因材,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指导其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变“木桶”为“木盆”理论

  在教育教学中因学生的基础,智力差异,总有一些学生不能达标,这是受木桶的短板限制的缘故,但大家想想,如果让其将所接触的基础知识掌握,同样也可以发挥优势,这就是我的理论:把很多的短板合起来做成直径很大的木盆,盛水的高度小,但容积绝对不少,甚至比木桶还多。鉴于中考,我主张部分学生没有必要去钻高难度,过深奥的题目。因为限于自身因素无法接受和消化这些问题,所以夯实基础,注重双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博览群书,随着今后的知识积累和阅历的加深,木盆中的水也同样会越来越多。

  教育提倡创新精神,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同样也要讲究创新的培养方式。因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实施不同的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创新,从而获得最大的教育收益,争取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材。

【木桶理论在思品课中的新解论文】相关文章:

1.难忘的思品课作文

2.如何提升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效率论文

3.浅谈目标教学让思品课走向有效论文

4.思品课的课堂教学论文

5.初中思品小论文

6.初中思品课说课稿

7.思品课教研工作计划

8.初中思品教学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