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法之文言文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语言创设情境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言)要用语言创设情境法,教师必须在课前紧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等精心组织语言。新课伊始,教师便须运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伯牙绝弦的特定历史空间:“古时候,有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其中,一位名叫俞伯牙,一位名唤钟子期。俞伯牙善于演奏古琴,钟子期善于欣赏琴音。两人曾于山中邂逅,伯牙弹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由此演绎一段“知音”佳话。后来,钟子期不幸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认为钟子期已死,天下再无知音。于是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请问,古人是怎样记载这个故事的呢?欲知答案如何,请看课文《伯牙绝琴》。”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法

  这是引导学生走进《伯牙绝琴》历史时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上课伊始,教师不忙于板书课题和引出学习内容,而是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课前从网路下载的情境故事、音画视频《伯牙摔琴谢知音》供学生观赏。学生在观赏完之后,很快就会猜到这是课文《伯牙绝琴》中描写的历史故事,随即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在走进课文之前,有情境故事做了先期铺垫,所以学生学习《伯牙绝弦》时的难度也会相应减少。如此,既起到了渲染课堂气氛的作用,又起到了将学生的思维直接引入伯牙绝琴历史时空的作用。

  三、将学生引出《伯牙绝弦》的历史时空

  当学生在《伯牙绝弦》历史时空中既掌握了课文的生字生词,又读懂了这个历史故事之后,教师还要善于将学生从历史时空中引领出来,引导学生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待《伯牙绝弦》这个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正确评价俞伯牙、钟子期这二位演绎“知音”故事的历史人物,以便从中得到愉悦的审美体验和美好的品格熏陶。因此,我们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中的古代汉语知识,比如“绝”、“鼓”、“峨峨”等在这篇课文中的含义。更要引导学生从这个历史故事和其中的人物身上,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友情价值观等,因为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的更为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具体方法如下:

  1.时空置换法。当学生在《伯牙绝弦》历史时空中尽情地欣赏这个凄美的故事时,当学生被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友情深深感动之时,说明学生已经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时,教师突然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课前从网络下载的我国“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音乐《高山流水》音画视频供学生观赏,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法一般,让课堂出现一个极速的时空情境置换画面,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古代时空迅速拉回到当今阳光灿烂的课堂中来,让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

  2.质疑提问法。当学生完全读懂《伯牙绝弦》这个历史故事后,教师可以将精心预设的问答题展示出来,供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历史故事。

  (2)你如何看待这个历史故事?

  (3)你如何评价俞伯牙绝弦毁琴的举动?

  (4)你从这个历史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5)你从俞伯牙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

  当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成熟之后,要求学生先在各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之后,各小组再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加以适当的提示和点拨。如此,则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诸如《伯牙绝弦》等文言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品格熏陶等一体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代汉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了深入解历史故事,更要引导学生注重对历史故事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如此,则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接受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美好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熏陶;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在“走进去”和“走出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导作用,既翱翔于历史的天空,又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

【创设情境法之文言文论文】相关文章:

1.创设情境法在免疫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2.诵读之文言文论文

3.与长子受之文言文习题

4.文体指导之文言文

5.浅析情境创设地理教学论文

6.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7.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技巧论文

8.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