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思路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本文从社会适应的相关内容出发,分析了体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奠定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社会竞争也愈发强烈。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关,如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教育法,被人们称为“课堂社会”,其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受到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

  1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

  社会适应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调整自己行为和观念,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1]。人们只有在做到社会适应的前提下,才能让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这也是社会适应区别于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方面。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并不只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大学生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随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态,以此来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因此,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2体育教育对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2.1增强生理适应能力,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它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教育形式,通过适当的运动,让人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发生积极的适应性反应,从而达到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并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态度及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2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快融入社会

  体育作为一项校园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形成伙伴关系、朋友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等交往活动。体育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微型社会,其能为学生提供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协调人际关系,并在比赛中,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从而让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快的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

  2.3提高团结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处理集体关系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现代人需要具备强烈的个人效能感,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在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一个集体性活动、游戏、比赛的进行,往往需要个体与群体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并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这让团队成员在共同努力下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使学生树立好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而这种精神,在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上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通过体育教育能有效的培养大学生在竞争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2.4培养意志品质,提高应对挫折的耐受力

  当前社会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各种挫折在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出现是在所难免的,一个人若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挫折产生抵抗情绪,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心理疾病。在体育教育中,各项比赛的进行,让学生切身了解到“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犹豫不前,他们能够在一次次比赛与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最终能够抱着冷静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上所有将会出现的困难。

  3体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现路径

  3.1创造和谐体育教学氛围,增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大学体育教学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相互交流的过程,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加强彼此之间的友谊,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发表出自己的意见,促进民主课堂的创建,营造和谐互助的体育教育氛围。同时,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将体育和育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2优化体育师资队伍,健全体育教学方法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将对体育教学成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结构,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持着沉着冷静的心态。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当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顺应时代的发展掌握好新知识、新信息,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善与发展,以此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

  3.3加强竞争合作意识,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社会上的竞争无处不在,就算在学校也避免不了竞争。体育运动鼓励人追求胜利,但也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培养人不怕苦、不怕失败、勇于正视失败的精神,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来说显得更有意义。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对这方面疏于教育,这使得众多青少年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无法勇于承担困难。他们从小对竞争失败的承受力低,一心只想着胜利,这使得他们在工作者无法适应这个激烈的社会,也无法与同事进行团结合作,不懂得分享与承担。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有着角色扮演的机会,在这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到各种事件,由此,体育活动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2]。

  3.4重视生存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都将体育教学停留在健身或竞技等活动上,这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要高效的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育应当增加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定期的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教育。而开展野外体育活动就是进行生存意识教育的最好形式。野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还能让学生增加知识,促进良好道德思想素质的培养,并获得独立生活及实际操作能力。近年来,野外体育活动已被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所接收,并有了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教学课程,这一举措的实施,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体育教育只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促进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锟.学校体育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06):42-44.

  [2]吴幼林.高校体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