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页制作”课中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将贴近企业实际的项目案例引入教学,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理论知识有效融入技能训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网页制作;项目案例教学;工学一体;技能训练
作者简介:刘新,男,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页制作和网站管理在IT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和企业对网页制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具有网站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具备熟练高效的网页制作技术和技巧,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灵活应变的实际工作经验。“网页制作“是培养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人员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就业前的实操技能课。笔者对如何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人员做了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总结得出“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边做边学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职业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构建若干教学模块和工作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工作和学习的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机融合。教学中,师生共同围绕工作任务,边做、边学、边教,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只要完成预定的模块和项目,就能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把项目作为工作和学习的载体,教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以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评价,项目是教学的基本单元。学生只要实施完成一个项目,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项目目标主动参与项目活动的各个环节,自主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了解并熟悉项目的整个工作过程及其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术,在探究运用中获取经验和方法,在层次递进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喜欢实际操作而非理论学习,喜欢在动手实践中获取技能和经验,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下学习实用、够用的技术和本领,喜欢在运用中学习,在摸索中领悟,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学习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职业倾向。他们的发散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自控力和意志力不强,职业认识和团队意识不够。如果教学没有与工作紧密联系,没有将实际工作案例引入课堂,学生就会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没有作用,对以后的职业工作没有帮助,学习起来自然没有激情和动力,学习处于完全被动状态。“网页制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的覆盖面广,操作性和创作性都很强,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结合紧密的`课程。目前采用的教材实例不多,所举实例缺乏运用领域的描述,没有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也没有相应的拓展应用,教学缺乏职业导向,学生缺乏职业熏陶和引导,学习缺乏职业动力。加上目前的“网页制作”课,大多是教师先讲,学生跟随练习,理论知识讲得多,实际运用讲得少,教学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没有足够的技能训练机会和实践,致使职业素质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对网页制作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项目设计、活动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一)教学设计
1.项目设计。根据专业目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需求,精心设计各教学模块和项目,按照职业岗位设置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工作项目,将各个项目设计成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层次递进的站点制作,使项目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反映实际工作内容,具有职业导向作用。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公司运作的项目案例,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实际网站的制作活动之中,使学生从以往的机械式操作软件变为积极、投入地设计网站,学生在动手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取网页制作的经验、方法和技巧,获得成功的快感与满足感,因而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力更足,自主创新意识更强,实际工作经验更丰富。[1]此外,还按照项目的难易程度,对项目案例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排序和整理,整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将零星、分散的网页制作技术进行有效的集成与整合,使每个项目案例贴近网页制作公司的实际。
2.活动设计。根据工学一体化项目教学思路,结合课程特点,采取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按“情景导入→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布置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拓展项目”等环节进行教学。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活动与内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综合的原则,尽可能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贯穿到项目各环节中去。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引导、调控和辅导。
(二)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技能习得规律,教师准备素材、案例、项目要求、效果图等文件,设计评价方式和方法,预测学生将会遇到的困难和将会出现的错误。列出学生预习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课前熟练操作与本项目有关的菜单工具并具体应用,归纳总结操作技巧和方法,为顺利开展和完成项目做好充分准备。
1.教学内容的调整。为突出技能训练,笔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补充,增加难度相当、适于拓展的项目实例,调整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先后顺序,改编内容,增补案例,优化组合,让学生在层次递进的项目实例中反复训练,理解知识,升华技能,积累经验,在不断创新应用中获得乐趣,获取成功,吸取经验。项目实例的编排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悟性和应用能力,每个项目包含几个实际案例,难度成梯度增加,覆盖面由少到多,尽可能满足在活动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学以致用的要求。
2.成立协作学习小组。为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从一开始就在班里成立协作学习小组,由个性特点、学习成绩、能力素质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5—6名学生组成,每组选一名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总结等,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具有同质性,充分体现“团结协作、组间竞争”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将现实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入教学,提出每个案例的制作要求,引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可行的制作方案,对项目进行分解,布置每次课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制作过程来实施和完成项目,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职场熏陶和岗位技能培训,督促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根据需要进行学习,由碰到的问题寻找答案,在解疑和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模式如下:[2]
1.情境导入。通过效果展示和情境教学进行环境渲染,将现实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入项目,通过展示实际工作场景和作品──提问设置悬念──提出岗位技能要求,使学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兴趣。
2.提出项目。根据专业性质提出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每个案例的制作要求和目标,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本项目所需达到的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行为标准,做好实施项目的心理准备,形成“为工作而学”的学习动力。
3.分析项目。简要分析项目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例的性质、应用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所需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项目进行分解,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可行的制作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4.布置项目。根据专业性质和学生层次,分配项目案例,布置每次课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
5.实施项目。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制作过程来实施和完成项目,督促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根据需要进行学习,由碰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由遇到的困难寻求克服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操练技能,积累经验。教师要勤于巡回指导,及时答疑解惑,随时点拨引导,及时辅导帮助。
6.评价项目。实施完成既定的项目任务后,组长汇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讲析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收获。各组展示项目成果,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与别人的差距。组织全班学生评价打分,强化学生的操作体验。教师总结项目实施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操作的技巧与方法、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对全班学生的过程表现和最终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7.拓展项目。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对项目的掌握情况,选择难度适当(难度比之前大,具有强化作用)的项目案例作为拓展项目,供学生课后训练。
四、教学改革的成效分析
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有效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和“以能力为本位,在运用中学习”的现代职教理念,能给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该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普遍认为其中的项目案例实在、有趣,教学内容饱满、充实,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职场熏陶和技能训练,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陆莹.网页制作DreamweaverCS3[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栋松.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7):55-57.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考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