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实践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金湖县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的运行机制和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为展示基地今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展示品种和技术的筛选等几点思考。

  关键词:科技综合展示基地;运行机制;成效;思考

  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建设是江苏省农委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开创农技推广新模式的重要策略,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金湖县从2011年开始承担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项目,5年来,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杨洪程教授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按照项目要求,共引进并展示稻麦新品种122个、各类新技术35项、新的物化产品22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金湖县以稻麦良种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与基地建设为核心,整合技术、人才资源,搭建技术支撑平台,真正成为金湖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并展示农业科技实力的现代农业走廊和窗口。

  1基地的运行机制

  1)立足地理、环境优势选好地址。本着“科学选址、综合利用、相对固定、逐步完善”的原则,从2011年开始,基地建于金湖县前锋镇淮胜村第六联组,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紧靠盐金线,交通十分便捷,方便广大技术人员与基层干部群众观摩。基地面积20hm2,集中连片,土地统一流转,管理相对独立;基础设施较为配套,农田干渠已全部硬质化,基地田、路、桥、涵、闸、机具等配套,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渍能排”的要求。各种机械设备齐全,主要农业机械作业率达100%。

  2)科学合理布局。为便于观摩和农事操作,基地按照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品种与技术特点进行总体规划,实行功能区,田块布局相对固定。将整个基地按展示功能分为四个区:一是新品种展示区。展示近年来新选育的省审或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国审品种和进入到当年生产试验的新品系,每个展示品种种植面积0.2hm2左右。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以充分展示新品种的生产潜力与推广优势,让种子经营者、农技人员、农民真正了解到每个适宜当地生态条件新品种的生产潜力;二是新技术展示区。在基地内集中示范展示省内外适合本区域推广应用的各种农业新技术,并对单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形成综合技术体系,筛选出适合本区域推广的新型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模式,并让农技人员和农户了解该新技术在本地的具体应用表现,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推介依据。三是新产品展示区,主要对农业生产一些新型的物化科技成果进行现场展示,促进农业生产轻型、简化、高效,明确物化技术产品推广方向:四是储备技术(成果)展示区。展示具有一定前瞻性、开创性的新农艺措施、创新技术进行关键环节的试验,让研发专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与地方推广部门农技人员一道,对新技术新成果进一步完善。

  3)强化管理,明确责任。金湖县把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县农委成立项目实施行政领导小组,组织基地所需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调配,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定期检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县农委明确1名副主任负责项目实施协调工作,解决项目实施中人员组织问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明确作栽站站长为项目首席专家,牵头项目实施工作,抽调2名技术骨干长期蹲点基地,负责具体落实工作,项目所在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抽调1名技术骨干协助蹲点工作,同时,抽调3名同志负责跑点工作,县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农广校等协助做好基地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对蹲点人员实行“四定”责任制,即定课题、定目标、定人员、定奖惩,明确蹲跑点人员补助办法,调动大家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

  2基地建设的.成效

  1)为大面积生产确定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金湖县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建设5年来。基地四大功能区集中展示了一大批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新品种展示区共展示来自各育种单位和种子经营企业提供的新品种(系)122,其中水稻79个、小麦43个。通过展示比较,水稻筛选的淮稻5号、南粳9108、皖稻153等品种占金湖县水稻种植面积85%以上;小麦筛选的宁麦13、扬麦16、郑麦9023、淮麦30等品种占金湖县小麦种植面积的90%以上。新技术展示区共展示35项新技术,其中水稻21项、小麦14项,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主推技术如稻精确栽培技术应用面积2.5万hm2,占68%以上;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面积3万hm2,占81%以上;小麦机械(条)播高产栽培技术2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秸秆还田小麦全苗壮苗技术1.8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54%以上。新产品展示区展示新型生物农药、稻麦壮秧壮苗和抗倒剂等22个,如抗倒剂矮壮丰和劲丰在稻麦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且效果显著。新技术储备区围绕精确化、机械化、实用化、轻型化栽培目标,组织各类专题试验28项,其中水稻18项、小麦10项,基地通过28项专题试验研究,熟化、集成、创新了一批增产增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水稻栽培上有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技术、秸秆机械全量还田配套技,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小麦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晚播独杆栽培技术等。2014年,基地建立的杂交粳稻“甬优2064”超高产攻关田,全程应用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单产达864kg/667m2。创我县稻麦两熟制水稻生产历史单产新高。

  2)为我县农业科技培训提供新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展示基地集品种、产品和技术展示于一体,展示内容以新品种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新型耕作技术为主,全方位多角度为农民提供可学、可看、可操作平台,让农民到基地随时看到众多的新品种与实用技术成果的陈列。每年针对每个品种,每项技术制作一个规范标识,简要说明技术内容及适合种植模式,成果有对比展示,使农业科技成果变“抽象”为“具体”,从“无形”到“有形”,让农民对新技术新模式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从基地建设开始,在稻麦关键生育期,都要组织农技员和种植大户参加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发放免费技术资料,每年培训农民在500人次以上,接待农民观摩、咨询100多人次,有效提高农民种植管理技术。

  3)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业务技能。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一直是“理论强,实践弱”,虽有较丰富的书本知识,但不能完全解决有难度的实际问题,缺乏开展试验与实习操作的平台。然而,通过开展展示基地建设,给农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他们亲自制定方案,自己操作和动手管理,通过“亲手做、亲眼看、亲耳听”,切实提高了实践技能与业务水平。同时在展示中,他们经常与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接触,同步了解到国内外最新品种与技术成果,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3基地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1)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展示基地的建设为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窗口和平台,但农业新技术、品种的推广、贯彻到位和农民真正接受某项新技术等,都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建立起来的展示基地要长期扶持,建立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各自的绩效考评细则;要不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展示和创新应用,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功能。

  2)加强展示品种和技术的筛选。展示基地展示的品种要以集中示范当年进入生产试验、近三年来新审定的品种为主;展示技术应该是比较成熟的、新颖的,特别是要突出其实用性。在确定展示技术时,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贴近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易于被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掌握,几年内在本生态区域具有大面积推广前景,便于今后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成果进行展示。

  3)充分地发挥展示辐射功能。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技术、成果的展示、辐射推广。为更好地展示,一方面,要通过印发基地工作信息;另一方面,基地需要建立展厅,配备多媒体录播设施,制作技术、成果宣传课件,便于参观学习人员不仅看到当时田间状况,还能了解基地展示的全部内容。同时,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装备,搭建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拓展推广宣传窗口。

  4)基地建设与基层农技员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基地的建设过程是锻炼和提高农业技术人员水平的过程;为提高全县整体农技员队伍,可以制定技术人员到基地轮流蹲点制度、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增强自身本领导业务素质。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期分批挑选技术骨干到与基地挂钩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振兴,巫建华,韩梅,等.依托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打造现代农业“技术超市”—江苏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74-77.

  [2]杜永林,葛自强.三新工程,将示范基地打造成农技超市[J].江苏农村经济,2013,(1):66-68.

  [3]申秀平,周鑫.依托综合展示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90-92.

  [4]钱惠明,谢正荣,陈群,等.昆山市科技入户工程的现实意义与推进方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6):13-14.

  [5]高山,范兴奎.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7,(1):84-86.

  作者:陆兆红 单位:金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实践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参观综合实践基地周记

2.分析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论文

3.综合实践结题论文

4.综合实践课程论文

5.综合实践课论文

6.综合实践论文

7.模糊综合评价农业科技论文

8.农业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