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从原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由此,原艺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艺术设计专业升级为新的“设计学”一级学科,原艺术设计专业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升级为设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环境设计①”。全国高校2013年开始在普通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中设置了“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的确立对我国高校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为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铺平了道路。
一、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贵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截至2015年,贵州省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等七所高校设置并已招生环境设计专业,其它还有一些高校,如贵州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安顺学院等高校在美术学或设计艺术学专业下设置环境设计方向。从贵州省近三届高校毕业生美术获奖作品展上可以看出,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获奖作品整体水平与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校学生毕业设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现象缘于诸多因素,如师资队伍方面的不健全,课程设置的不完善,教学设备的落后等都是阻碍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因素。同时,笔者调查了贵州省一些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并不乐观,大部分毕业生已改行就业。一些毕业生是在市场营销、培训教育机构、行政服务等部门工作,真正从事环境设计行业的很少。事实上,贵州省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长速度全国领先,建筑装饰业、景观规划业发展势头喜人,之所以出现环境设计专业一些毕业生改行就业的情况,大多是因为其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一些设计公司的要求,而装饰设计行业负责人往往抱怨每年毕业季在招聘会上很难招到公司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及课程设置分析高校学科专业的竞争力来源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高职称教师科班出身的很少,虽然每年高校在教师引进方面注重招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任教,在专业实践以及项目管理方面没有经验,从而也不能完全满足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二、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师教学管理措施,导致一些教师上课随意。虽然有些教师有了一些设计实践经验,但是忙于社会设计实践活动,导致教学成为副业,而对教学没有重视起来,在课堂教学上只是形式性地传授知识,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贵州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这样以来就违背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严重欠缺。在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方面,根据贵州省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我们从中选取了省属及地方7所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做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艺术设计理论、人体工程学、环艺制图、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建筑设计史、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专业实习等。个别高校开设模型基础、家具设计、设计管理、装饰工程预算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对设计文化、灯光照明、园艺基础、空间测绘、环境心理学等专业性强的课程没有开设。在高校教学设备不完善的条件下,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校没有专业实践机会,只有个别好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校外参与公司的设计实践,所以长期以来导致培养的大多数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无法满足社会设计人才的需求。
三、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对策
构建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贵州省高等院校必须理性地思考,千万不能盲目照搬外省的.教学体系,应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之上联系贵州本省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应自身的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加快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每开设一门专业必须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首先,在高校教师招聘方面应适当考虑专业特点,不能仅以学历将专业优秀的人才拒于门外。其次,要对在岗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定期选拔一些优秀专业教师去国外或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高校、设计公司进修学习。这样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验以运用于本校的专业教学。同时要让进修回来的教师给青年教师传授学到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技能的提高。最后,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应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为高校培养优秀师资队伍提供精神动力。
(二)完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强调社会性、实践性、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及应用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设计学、建筑学、艺术学等学科成果,其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也相关;同时工程学、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力学、热工学等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对其也有影响。调查发现,目前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健全,因此尽快完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加快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目前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对课程设计结构进行有效调整,适当开设环境设计文化课以及相关交叉专业知识的课程势在必行。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特殊的专业实践性,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依然仅复制了纯美术的教学内容而对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课程的设置少之又少。对此,张道一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撰文明确指出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他说“在工艺美术的领域里,长期以来就经常出现一种‘画画’的主导思想,去取代设计观念”。由此可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高校的设计教育违背了设计学科的教育方向和目的。
(三)完善环境设计专业硬件设施建设
环境设计专业硬件设施在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省高校对环境设计学科硬件设施投入经费很少,全省来看目前只有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相对领先。其他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硬件设施根本满足不了专业教学需求,就图书来讲更不达标,很多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士只声称有多少册美术类图书,但具体到专业就很少,况且很多是过时的图书。想要真正办好环境设计专业,那么高校就应在经费无法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只有先完善像环境设计资料室、灯光实验室、家具设计车间、模型制作实训室、装饰材料实验室、设计实训工作室等相关设施,才能支持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师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互动,从而才能真正完全摆脱以往的“纸上谈兵式”的设计教学模式。(四)有效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包豪斯曾宣誓要让设计回归到“手工业时代”,这开启了设计教育的革命,我国今天的设计教育是有必要借鉴包豪斯教学体系的。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适应本专业发展特点的探索,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实践。将“工作室”作为培养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的学习者与应用者,教师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与设计实践的引导者,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样,学生课堂作业也可以转变为设计实践。“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高校构建双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同时为社会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现状以及发展策略的探讨,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是当务之急,规范专业发展方向是为了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贵州高校只有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设置,不断完善专业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加快实现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注释:
①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环境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学习阶段学科的专业称谓。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著.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夏燕靖.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问题探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余玢萱.浅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问题和改革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66.
[5]郭欣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艺术评论,2014,(1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