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论文(2)

时间:2021-08-3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论文(三)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潮流趋势,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多媒体技术.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中的大量实验现象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了提高了学生对物质发生规律的客观认知.物理教学中,除了学习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知识以外,还有许多来自遥远国度和神秘太空的未知事物.对于这些知识的教学,单靠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立体的、全面的、系统性的感受和领悟,枯燥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解析,搭配上多媒体音像,模型展示等等.给予学生极多的视觉冲击,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悬念疑问,演示课堂小实验

  设疑问难一直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物理教学中,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使用富有悬念型的问题情景,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较好的发散学生思维.提出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在探究中领悟.让学生在感知、困惑、探究、领悟、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小实验:将空的易拉罐放在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然后快速的将易拉罐密封好,一会儿之后,听见“咔叭”的响声,易拉罐变瘪了.同学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纷纷想要寻求原理:是谁将易拉罐压变形了?笔者这时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开始了“大气压强”这一课的教学,由于同学们看见了大气压强的神奇“魔力”,上课时十分认真,提出许多问题,积极的与笔者互动,教学效果颇佳.

三、物理趣闻轶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史上趣闻轶事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形形色色的物理趣事,是活跃课堂氛围的“调味剂”,有活跃课堂氛围的良好作用.例如,笔者给学生教授“浮力”时,讲了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的故事.古时候,叙利亚的赫农国王让工匠为他做了顶纯金的皇冠.完工后国王担心工匠在皇冠中掺假.可皇冠的重量与交给工匠的金子一样重,怎么分辨?束手无计之时想到了聪明的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接到任务之后,苦思冥想仍然毫无头绪.一次在放水洗澡时,不注意将洗澡水放的太满了.坐进澡盆时,看见澡盆里的水不断的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忽然间灵感爆发,领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跳出浴盆,兴奋的衣服都没穿就跑了出去.后来通过将皇冠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发现放皇冠的盆里溢出来的多.说明了皇冠体积大,进而证明工匠在皇冠中掺假,浮力定律也由此而诞生了.这一故事的讲诉,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对“浮力”也充满了极大的探究兴趣.有了学习兴趣,笔者开展教学活动就事半功倍了.

四、小结

  总之,物理教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性、技巧性的教学活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培养学生对物理持久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完善物理教学.同时,作为师者,也要做到顺应时代潮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以期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更好的完成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论文(四)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科目的难度都有所增加,特别是新开了物理这一门学科,使得学生面对物理学习感到压力倍增,随之产生兴趣下降的问题。细观当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物理本是一门应用性较高的学科,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学习,应当对物理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面对中考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求较多,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不注重课程的引导,往往直接切入主题讲解概念和定义,继而应用所讲定理进行相应的联系,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新鲜感,而且初中物理课堂应当是活跃的,但是,目前还是有许多教师不注重调节课堂氛围,一味地追求成绩和分数,上课完全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空间,思维固化,学习效率低下。

  2.注重教材概念的讲解,脱离学生日常生活

  物理的研究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许许多多的物理发明都是从日常点滴小事中发现的,而许多教师在讲课时一味地注重教材概念的记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只能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降低教学效率,学生脱离了生活,很难真正地体会到定理中的实际含义,而现今的中考试卷出题趋势也在慢慢地趋向生活化、应用化,如果一味地去记忆课堂内容,依赖于教材,很难适应中考的新要求,不仅得不到能力上的培养,学习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二、新课改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1.综合利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仅凭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很难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应当利用现代电脑软件与网络技术,制作课件、ppt、动画等,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物理课堂充满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课程时,可先不用讲解课本的具体定义,通过一段视频引入,视频内容可以是当今社会对于牛顿定律应用的实例,也可以是牛顿个人生平经历的介绍,在课堂的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注意。接下来教师可以用悬念式导入方法,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火箭在升空时不会坠落,有哪几个力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一现象,这些涉及了本节课中的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本,回答上述问题。

  2.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将物理学习局限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真实地感受物理给生活带来的意义,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布置作业时也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几道练习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深入生活,调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事物的物理规律运用,思维能力也相对得到提升,而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物理学习的有效性,也会发现物理本身的实用性和物理的魅力,对于物理的学习也会更加有兴趣。

  3.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为学生提供平台

  教师应当学会倾听学生,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无论是在生活中的物理发现,还是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及时解答学生关于物理学习的疑问,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组织小型研究交流活动,学生可以站上讲台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物理小发明或者发现,进行相应的物理知识讲解与分析,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并给课堂带来生机,在课程未正式开始时就让同学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

三、小结

  物理教学是一个渐进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活跃的课堂气氛、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适量的习题训练,为学生的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