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幸福感的策略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幸福感。通过契合中职生心理需求和职场取向,帮助学生在增强自信和专业能力中感受幸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在情感交流和体验中感悟幸福;创建公平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交流互动中感受幸福;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在鼓励、被充分尊重中持续感受幸福,通过这四个基本策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教学;幸福感;策略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因此,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始终把“享受快乐、感悟幸福”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一、契合中职生心理需求和职场取向,帮助学生在增强自信和专业能力中感受幸福

  人的需求有多样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尽力满足学生期许,使其充满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经过中考“洗礼”,进入中职校的学生大多缺乏自信,自尊和自信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需求。因此,应当深入挖掘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切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对职业情感的追求等。比如,对于刚进校的中职新生,可让他们补充阅读《大国工匠》《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上职业高中没出息吗?》《从职高生到农民技术员》《职高生也能擎大梁》等文章,澄清学生头脑中模糊的人才观念,让他们清楚认识到一个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干得轰轰烈烈,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还可通过应用文“调查报告”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亲自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荣誉感、紧迫感。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紧紧盯住职场取向,深挖教学内容的职业价值,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专业情感,增强学生热爱职教和学习专业技术的内在动力。如在教学《致加西亚的信》《邓稼先》这样的文章时,除了引导学生感知人物严谨求实、奉献忠诚带给人的巨大震撼外,还可以抛出“你崇拜这样的人吗?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等等问题,使学生领悟到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忠诚与奉献的人格精神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应具备的素质,从而激发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的热望。现实职场中,不同专业对语文能力有不同需求。因此,应注意调整或补充教学内容。比如听说教学,文秘专业的应补充“礼仪致辞”“会议讲话”等内容,学生感到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是切实有用的,是与自己选择专业对口的,通过学习自己也会变成一个有用的人,学习兴趣就会大增,快乐幸福的感觉就会变浓。

  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在情感交流和体验中感悟幸福

  每个中职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进校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比如教学著名作家毕淑敏《我很重要》这一课时,就要先和学生们轮流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要语段。在吟诵激起学生情感涟漪的基础上,教师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情感体验及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经验去探究作者情感,从而渐渐与作者、老师产生情感共鸣。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触类旁通、化难为易,轻松愉快掌握新知识,并以融情入微的体验达到情感审美和教育功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是其乐无穷的,是美妙幸福的。

  三、创建公平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交流互动中感受幸福

  现代人际关系理念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平等才有真诚的沟通交流。公平对话是语文教学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必然选择。中职生群体一般的心理特征是自卑,总认为己不如人,比别人矮一截,他们不敢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任何异议,习惯于被动学习,主动性渐渐丧失,思维活力趋于泯灭。因此,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尤为重要。中职课堂上,一般是老师唱主角主宰着课堂,个别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观众”与“听众”。教学好似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没有互动,学生没有幸福的感觉和表现。教师要树立“平等”理念,不能以“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出现,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要把他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独立的、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潜能的.学习主体,切实尊重他们,消除心理距离,让他们说想说的话、提想提的问,允许讨论,允许质疑,做到融洽交流互动,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亲近的朋友,让学生心理自由和安全,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激活。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就会轻松自由发挥,思维火花就会不断迸发。总之,教师如果展开公平对话,解除对学生的封锁、限制,让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他们的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就会得以强化。

  四、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在鼓励、被充分尊重中持续感受幸福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有着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教师要倾注无私的师爱,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欣赏每一个学生,并努力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决不能带着偏见和情绪去对待学生。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都会带着很强的个性体验。因此,要尊重学生学习理解的差异,甚至学生合理的“偏见”。教师的肯定、同学的赞同无疑会给提问的学生以自豪的成就感,也会激发其他学生作出个性化的分析与理解。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允许学生提质量不一的问题。对那些能提出有研究价值思辨价值问题的学生,应予以大力表扬。而对那些提出简单幼稚问题的学生,也先要对敢问的精神予以正面肯定,再给予耐心解答。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鼓励、赞美和肯定。学生如果赢得了教师与同伴的赞赏,个性就会得到充分保护,课堂上“不同的声音”就会层出不穷,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闪光,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语文课就会成为一种艺术享受,成为学生生命中一段心旷神怡的幸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