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把握新常态着眼新未来

时间:2021-08-31

  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财新峰会“新常态 新改革” 的“教育改革:市场创造机会”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们,分别就中国当下形成的“教育新常态”,以及未来改革目标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探讨,建言献策。

  王烽: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主任王烽提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了当下的“教育新常态”:即由规模扩张,进入到内涵发展、多元化需求、选择性需求的阶段。而这种教育新常态,“根植于社会、根植于生活”。支持这一教育新常态,则需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则是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

  王烽说,过去3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使中国教育从原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发展到当前的以人为本,为人发展服务。

  但同时,教育领域的利益格局也在形成和固化,每个社会阶层对教育都有不同的需求。教育从过前的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市场和社会对教育领域均提出了日益强烈的需求。

  王烽认为,经济改革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放权、竞争的改革视角,也带来了营利性的导向,出现了过分注重效率的趋向。

  王烽说,如今,教育已由规模扩张发展到内涵式发展阶段。多元化需求、选择性需求日益增长,成为新常态。这种教育新常态需要教育“根植于社会、根植于生活”,真正体现学生自己的成长,“不是再把学生关起来,和社会生活隔绝”。

  王烽指出,适应这种教育新常态的`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多元、灵活、公平的教育体系。因此,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我认为的总目标,是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

  在王烽看来,这样一个教育治理体系,一是要对政府进行限权,政府要“依法治教”;二是要学校自主自律,“限定政府权力以后,学校要自律。那这个权力放到学校才能得到很好的行使”,再加上社会参与,形成体制内外共生的格局。三是放宽民营机构的准入门槛;四是评价标准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过渡。

【论文:把握新常态着眼新未来】相关文章:

1.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心得

2.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论文

3.如何让“四动课堂”成为教学新常态论文

4.新常态下教学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论文

5.2017年两会新常态

6.新常态下酒店管理的整合创新分析的论文

7.公司适应新常态,共创美好未来演讲稿

8.2015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