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体育依然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 这门课程的开展能够锻炼高中生的体魄, 缓解起学习压力。高中体育课堂上,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乐于参加体育活动, 以此保障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以高中体育为例, 对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1 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结合相关资料可知, 大多数高中生都想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操和游泳等, 因为这种项目更具时代气息。但是, 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学的项目仍然是以排球、篮球及田径等项目为主, 这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高中生的要求了。同时, 由于当前高中体育课堂中, 其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没有新意, 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当中, 教学方法显得较为单一。体育教师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对学生想法和兴趣没有展开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没有尊重其主体地位, 这也导致体育课堂显得沉闷。同时, 学生身体素质也存在这个体差异。所以, 在相同的.体育项目里面, 其表现也会不一样。但是, 很多体育老师都没有根据个体差异来进行科学评价, 而是采取同种标准来对个体成绩进行衡量, 使得学生对高中体育课程产生了较强的抵触心理。
2 提高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确保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是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在教学改革背景下,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高, 要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积极投入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研究工作中, 要焕发对体育事业的热情, 从备课、上课以及课后总结等各个环节入手, 总结教学经验, 提升教学效率。
2.1.1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课程标准中, 就曾明确地指出, 运动兴趣属于学生自主学习于终身锻炼的重要前提。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兴趣。如在教学篮球之前, 可以让他们自行拿球进行练习, 在其觉得有必要学习时再开展教学, 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学生充满兴趣, 就会积极参与, 由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因此, 我们就要调查了解, 提前安排内容,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2.1.2 针对差异, 因材施教
体育课堂教学能否做到全体参与, 是衡量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采用分层教学, 即针对学生不同的现有水平设立对应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2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1 游戏教学法
高中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以及合作意识, 推动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 要注意游戏的合理性。而进入到主要课程训练之后, 教师则应该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系统性强的游戏, 如窄跑到跑步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协调性、肺活量, 而比赛类的项目, 则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强化教学质量等。
2.2.2 情境教学法
情境导入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创设与教学内容结合的情境, 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这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在排球的发球教学中, 创设19世纪欧洲炮战情境, 让学生分2排分别站在排球网的两边, 相距15m左右, 要求学生用击打的方式将球发出, 尽量击中对方人员, 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球击中对方。学生的兴趣迅速被调动, 纷纷尝试各种击球方法, 都希望能击中对方, 热情很高。游戏结束后, 通过对击球部位、击球手法的总结提炼, 顺势导出排球发球技术。
2.3 运用多元教学评价, 奠定学生学习信心
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这包括强调在学习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以及学习方法是否是灵活的、创造性的, 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做艰苦的锻炼;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为了评估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 教学评价应当反映发展和激励性。教学评价应鼓励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实行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3 结束语
总之, 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 是完成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基础。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 以及多元化的教学与评价方法, 完善和提升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 又推动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法伟, 王科.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 2016, (01) :93.
[2]董祥战.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途径[J].学周刊, 2017, (0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