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象的思维是干枯黯淡的,没有创新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教会学生想象和创新,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更丰富更多彩的人生。想象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通过对许多有联系的现象的观察、分析、联想,找出本质的或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依据。
当前,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语文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条件。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新潜能。”想象伴随着人们走到了信息时代,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正是因为人类不断地创新和想象,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尝试,人类才一步步将想象变成现实。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教育似乎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它渗透在各科知识的学习中,在语文学习与应用中更是处处出现想象与创新的“身影”。尤其写作文更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没有想象力的文章是干涸的、乏味的。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想象力的挖掘与培养是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进行的。首先,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更新,教学方法要改进。认识到这一点是在讲完《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两课之后,我让学生思考了孔乙己与范进同为热衷功名的文人,同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身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并布置学生写一篇文章《假如孔乙己遇到范进》。让这样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迂腐之人“相遇”,结果发现,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汹涌而至的思潮不可遏止,写出了情节离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并且都在文中体现出两个人物鲜活的性格特点。由此我受到很大启发,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和课后训练,引导学生摆脱束缚,拓宽思路,不断创新。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精心设计的提问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它的外延与内涵都应该是广泛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该脱去陈旧的外衣,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的理念新,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允许学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
和提问一样,平时的语文训练也应该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创新潜能被挖掘出来。比如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老舍是着名的语言大师,他在这一课当中的景物描写非常传神。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就想通过阅读课文,先训练学生阅读时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归纳出几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然后迁移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用学会的'方法写景物描写短文《春》。我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幻灯片,电脑上出现了美丽的春景图,每一幅上还配有相应的古诗句,当这些诗意的画面出现时,唤起了学生对春的神往,脑子里就再也不会空空如也了。从阅读训练迁移到写作训练,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养成求新的思考习惯很重要。习惯的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主要通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相信自己独立思考是有道理的。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师生共同研讨,彼此倾听。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思考和讨论的主人,他才会开拓思维,不断创新。例如,在讲《胡同文化》这一课时,有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涵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汪曾祺把北京人说得太冷漠,不符合事实,有的认为作者是将这当做一种京味文化来看的,不是写实……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互相倾听、反思、推翻,渐渐达成了共识。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没有飞翔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没有创新的学习也不是成功的学习。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枝丫,没有超越的天空不会广阔,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象。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