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永川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现阶段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位、经费落实难等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工程管护经费以及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应对策略,对各地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利工程良性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为了切实加强我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的充分发挥,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和重庆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永川区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前的状况、作出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便全面推进水利事业大发展。
1需改革的小型水利工程
永川区共有136座水库,需要改革的水库如下:(1)小型水库,即总库容100万~1000万m3(不含)的小(一)型水库和总库容10万~100万m3(不含)的小(二)型水库;(2)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包括流域面积小于3000km2的河流及其兴建的防洪标准小于50年一遇的3级以下堤防;(3)小型水闸,即最大过闸流量20~100m3/s(不含)的小(一)型水闸和最大过闸流量小于20m3/s的小(二)型水闸;(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包括控制灌溉面积1万亩,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及量测水设施等配套建筑物,喷灌、微灌设施及其输水管道和首部,塘坝、堰闸、机井、水池及装机功率小于1000kW的泵站等;(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日供水规模200~1000m3(不含)的Ⅳ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和日供水规模小于200m3(不含)的Ⅴ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6)小型水电站,包括单站装机容量5万kW及以下的水电站。
2为改革前管理状况及特点
2.1水库管理机构情况
永川区水务局直管的水库35座由水库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该中心是2015年3月机构改革由原上游等10个水库管理所合并而成的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其职能职责是:水库日常安全管理、工程维护与调度运用,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管理。水库中心有编制51人,实际在编人数49人(其中后扶3人),人员年龄在30~50岁的有24人,50岁以上的有8人;本科及以上有20人,专科有12人;水利相关专业16人,管理专业12人,其他4人;高级及以上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无职称20人。由于局里抽调,实际承担水库管理的仅有24人,人员严重不足。
2.2水利工程“两费”情况
根据2004年水利部印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能源管理准》、实行管养分离购买社会服务费用、维修养护情况,我局直管的35座水库每年需区级财政安排维护费1385.88万(其中购买社会服务720.22万元,配套维护665.66万元)。按我区财政对水库管理“两费”(管理费和维护费)的安排,其中维护费由水库非税收入安排。2016年,我局直管水库维修养护费用共有629.9万元,其中:中央和重庆市级配套维修养护经费453.9万元,区财政配套176万元。由于水库非税收入少,水库维修养护资金缺口较大。因此,我们只是在关门山等5座水库大水面试行了购买社会服务管理。2017年预计我局直管的35座水库维修养护费1330.23万元,其中,中央、市级补助估计500万元,缺口仍将达830.23万元以上,由于区级配套不足,全面实行管养分离,依然面临资金困难。
2.3管理责任主体缺失,管护不到位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在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通过引导、鼓励农民投工投劳,这种“政府+农户”共同管护的'模式支撑了小型水利工程持续发展。农业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后,水利设施彻底成为了“福利工程”,受益农户只享受了使用的权利,却没有履行维修的责任。
3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难题的建议
(1)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难题①水库管养分离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劳务市场上水库物业化、专业化管理企业较少,且技术资金力量薄弱,运行管理不规范,如选择不具备物业化功能但资金技术实力较雄厚的水利施工单位代替,又不能满足物业化、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要求。②水库维修养护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市及周边地区水库管养分离都才试行,先行的地区虽有较好的经验,但由于情况不同,难以借为我用,只有按照土石坝维修养护等相关规范制定考核办法,全面性、可操作性不强。③水库专业化管理市场不发达,难以找到具有综合实力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水库安全监测、放水设施及金属结构维护必须是具有专业化的企业才能胜任。但目前,这类企业较少,且报价高,不能满足水库管养分离需要。④资金不足,水库管理、维修养护不到位。虽然中央及市级补助了部分维修养护经费,但由于区级财力有限,区财政未按照工程管理运行所需全部配套,导致有一定资金缺口,不利于全面推行物业化、专业化管理。水库大坝应急预案、防洪调度规程、兴利调度计划、安全监测项目等由于缺少资金未做完,防洪应急预案未及时修正,使物业化、专业化管理无依据。⑤水库管理力量薄弱,难以指导、监督物业化、专业化管理。目前,我区水库管理人员少,年龄偏大、专业化程度低,难以指导、监督物业化、专业化管理。根据2004年水利部印发的《水库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规定,中型水库管理人员应达到7~17人、小(一)型水库4~12人、小(二)型水库2~4人,按此标准,我局直管的35座水库管理人员应达到141~403人。按最低标准,水库管理人员尚差92人。
(2)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建议①将工程检查、安全监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水源保护等项目实行管养分离,预计我区全年共需水库维护资金1330.23万,中央、市级水库维修养护资金估计2017年标准500万元安排,而不足部分830.23万元由水库非税收入安排解决。如水库非税不足,就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安排。②完善水库防洪调度规程、兴利调度计划、安全监测项目,修正防洪应急预案;将水库沉降位移及渗流渗压等安全监测、放水设施及金属结构维护等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委托专业化的队伍实施。③水库大水面一律实行生态养殖,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购买社会服务,管理水库大水面。④加大争取中央市级补助、区级财政配套维护资金力度,满足水库物业化、专业化管理以及购买社会服务的需要,为彻底实现水库管养分离打下基础。⑤将进一步探索研究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制定适合本区的维修养护实施办法,健全考核管养分离考核机制,进一步积累经验,完善实施办法,为全面推行水库物业化、专业化管理寻求政策依据。⑥将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和水库运行管理结合在一起,试行了水库物业化管理。将维修养护分为劳务和工程两大类项目,劳务类实行询价招标,公开招聘具有水库维修养护经验者实施,负责水库检查、防洪值班、水源保护、大坝除草、绿化、清淤、金属结构维护等。将劳务类维修养护与水库运行相结合,既解决了水库维修养护,又解决了水库枢纽工程无人日常检查,无人防洪值班等老大难问题。但由于维修养护人员经验、专业技术不足,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对水库防洪调度、兴利调度、安全监测等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就无能为力。⑦将放水竖井、金属结构维修养护等专业性强的项目,实行了专业化维护。对35座水库放水设施及金属结构实行邀标比选,选择专业化的企业维护放水竖井、金属结构,按照水工钢闸门和土石坝养护等规程进行检修和保养,并指导操作人员操作,确保放水设施正常运行,金属结构及时得到维护,解决了检查和保养不及时等问题。⑧将水库大水面管理单独剥离出来,探索了购买社会服务加强管理。既解决了承包制、责任制污染水质的问题,又解决水库大水面无人管理、水库自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问题,同时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在确保水质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发挥水库经济效益。2016年,通过对大水面加强管理,我局以上游、关门山、邓家岩、断桥等水库为依托,打造了永川品牌生态鱼,在断桥水库开展休闲放钓,为2017年全面推广购买社会服务管理大水面积累一些经验。
(3)完成水库远程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供水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建设,提升了水库现代化管理水平。2016年,我区建成水库远程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供水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大大加强了水库日常管理运行、防洪度汛、蓄水供水、水源保护工作,为实现水库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4)多方筹集资金,为探索管养分离打下经济基础。在中央、市级维修养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加大与财政的协调力度,规范工程水费收取,确保水库工程水费等非税收入优先安排水库维护,打破了以往水库非税收入不能安排于水库维护的困境。
(5)申请增加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
4总结
基本解决全区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符合区情、水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包括: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稳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奖惩分明、科学考核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
作者:蔡庆住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水库管理中心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议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