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和发展前景探讨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不安全食品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猪肉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类食品之一,对于猪肉的肉质要求也随之增高。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生态猪,其属于无公害、健康的猪,同时引起重视的还有生态猪的养殖技术,为了保证生态猪肉质的营养与健康,需要对生态猪的养殖技术进行不断提高和改善,本文主要探讨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并且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和发展前景探讨论文

  关键词:生态猪;发展前景;养殖技术

  1生态猪的养殖技术

  1.1生态饲养技术。在养殖生态猪之前,需要对养殖场地进行实地的查看,例如养殖场附近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等,养殖过程中,对于仔猪要采取早期断奶隔离分段饲养技术,将其与母猪进行科学的分离,要依照生态猪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并且要将生态猪定期放养到养殖场周围的山坡上或者是草地上,以此来保障猪肉的品质。

  1.2远程监控技术。在生态猪的猪舍将自动监测控制器进行装置,并在控制器中将生态猪的相关参数输入进去,实时地对猪舍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控,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将猪舍的监测数据传到系统数据库,依照传送过来的数据,养殖人员可以适当调整猪舍的环境,保证猪舍的最佳环境状态。另外还可以将生态猪的免疫情况和健康状况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将疫情源头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从而降低损失。

  1.3遗传改良技术。我国生态猪的品种比较多,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其他国家比较优质的生态猪品种,国外引进的生态猪其生长速度比较快、瘦肉所占比例也比较高,但是猪肉的口感却比较欠缺,不太符合我国消费者的口味,虽然我国生态猪在口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生长速度却跟不上,所以生态猪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杂交、优选的技术,将不同品种的生态猪进行配对,从而培养出生长速度且口感符合大众需求的生态猪品种。

  1.4排泄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在养殖生态猪的时候,其养殖地要选择地质比较高、通风又比较好的场地,还要建立一个沼气池,应选择一个海拔比较低的场地,保证可以将猪的排泄物以及猪舍的污染物及时的处理掉。经过发酵的污染物可以灭掉其中的细菌,沼气能够为农户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提供能源,最后剩下的沼液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

  1.5食物饲料的供给。在养殖过程中,生态猪的饲料要保证其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植物,生态猪的饲料主要来源是农田中的生态植物或者是放养时的自然植物,农田中的植物营养主要是来源猪的排泄物和沼液渣,这两者都是有机肥料,还实现了生态循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为了保证生态猪的健康,可以适当地在生态猪的饮用水中加入维生素、食用盐等。

  1.6疫病的预防和处理。在养猪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有疫病的发生,生态猪的养殖过程中也是可能会发生的,疫病的产生和传播都会给养猪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疫病预防处理工作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合理科学地制定生态猪疫病的预防处理方案,在生态猪出现疫病之后,养殖户将情况及时的上报给有关部门,同时将害病的生态猪进行隔离,并对整个养殖场做消毒工作,对和病猪接触过的其他生态猪进行实时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不要频繁使用抗生素,还要选择可靠的疫苗厂家,定期为生态猪做好疫苗的注射工作,以防疫病的发生。

  2发展前景分析

  2.1结合生态养殖和农业种植。养殖生态猪的期间,猪的主要食物来源都是大自然,生态猪可以进行自由进食,饲养人员可以适当地喂食一些有机饲料,同时可以在猪的养殖场附近种植一些农作物或者果树,这样一来猪的排泄物可以被农作物和果树作为有机肥料有效地吸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并减少其对环境污染,利用农田、坡地增加猪的自由活动空间,从而为猪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2.2立体化饲养。此种饲养模式是将饲料作为主线,将不同种类的动物串联在这条主线上,是一个人为的生物链,可以有效地提高空间和饲料资源的利用,从而提高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通常使用的饲养模式是鸡—猪—鱼、鸡—猪—蛆—鸡等饲养模式,不过还有更多的立体化饲养模式还未被开发出来。

  2.3农户、公司、基地模式。目前此种养殖模式应用的比较多,采用统一规定和要求防疫、采购以及供料等方面的模式,主要是公司吸引农户加盟,而农户在生态猪养殖基地进行规范养殖,养殖基地为农户提供仔猪、疫苗以及饲料等,最后的成猪由公司进行统一销售,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3结语

  综上所述,养殖生态猪是为了提供安全无公害的猪肉,另外在生态猪的养殖技术上还要进行改进和创新,保证养殖技术的绿色无害。为了实现我国生态猪的养殖长远持续发展,对于养殖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康凯.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6):19.

  [2]王韶辉.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当代畜牧,2016,(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