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

时间:2021-08-31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全程化 诚信

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面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教育。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贴近市场,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被推向了市场的前沿。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比较完善的就业制度的建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新的就业观念已逐步形成。但由于受长期以来按计划经济体制办学的固有模式的影响,使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这不但影响学生的分配就业,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招生和教学组织工作。可以这样说,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就业指导应伴随全学程

  香港的大学注重学生的就业辅导,就业辅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在大学时期,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一系列全面密集的事业策划及管理培训课程。有政用事业心理学、心理评核与事业管理课程。学校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社会要求,在事业选择、能力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辅导,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香港就业指导是这样,而我们呢?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只有13.4%的学生觉得学校是“长期进行就业指导”。北京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全国其它高校的就业指导想来也是差不多的,是一个忙闲分明的“季节性快餐”。专家建议,就业指导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逐步建立起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建设,贴近市场与学生需要,提高学生的使用率和满意率。

  高职教育需要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我国职教起步较晚,社会、家庭、学生及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不清楚高职教育到底是什么,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必要、准确的就业指导了。有些高职院校是原普通专科学校的翻版,专业是本科的浓缩,缺少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业是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大专生(包括高职)就业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加强高职教育的宣传,摆正高职教育的位置,使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明确高职教育就是培养社会认可,学校、家庭满意合格的大学生,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校从学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和专业、毕业去向等与就业相关的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学生进行未来择业预测和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择业应具备的素质,基础理论程度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早做准备。毫无疑问,仅靠就业指导一个部门解决就业问题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形成高职院校从院、系领导,从辅导员到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景象。学生就业好,招生也就不费劲。

  二、转变就业观念,实现自身价值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就业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在过去,上学不交费,毕业包分配,都是国家严格规定的,根本不用学校操心。而现在,面对市场,一切都要靠自己,上学交费,毕业不包分配,面对严竣的就业形势,学生既要正视压力,接受挑战,又要努力克服自身不足。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铁饭碗”的就业观念,克服片面的“专业对口”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只要是取得合法的,相对稳定的,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这样,就业的大门就会越来越宽。国务院办公厅2002年3月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对放宽落户限制,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大学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广阔空间。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层人才供不应求,相比之下,高职高专人才似乎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其实不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既需要高层次的尖端人才,同时更需要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种机会的增多和竞争的加剧,社会和个人均表现得比较“浮躁”,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均有盲目攀高的倾向。一名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好像有失身份或者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事实上,人的'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关键在于自己能否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任何岗位,只要社会需要都可以有所作为,进而实现自身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与学历将不再是等价关系,用人单位也将由注重学历逐步转向注重实际能力。

  三、就业指导贴近市场需要

  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要进入市场就业。有效的就业指导必须能够掌握对用人单位要求的细微变化。学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让企业和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学校可以请在行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来学校和同学交流,给同学一个机会,学习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让学校、学生和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解市场需要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高职院校尚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调整着企业产品的生产,被誉为企业生产金科玉律的“按需定产规则”与“生产人才”的高校似乎还有距离。但实践己证明,对于靠近人才市场低端的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脉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正是那些先知先觉学校生存发展的秘诀。就业率名列前茅的北京海淀走读大学,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开设出种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专业,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急需人才,他们的经验值得许多高职院校学习效仿。

  四、就业指导应把诚信放到重要位置

  一提到诚信,人们就会想到,这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吗?我国刚刚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把诚信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什么还要在就业指导时再提呢?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对广大毕业生非常重要。毕业生诚信与否,在择业时往往会有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差异。

  在就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为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使出浑身解数去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千方百计地争取,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有些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往往一味突出介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才能,材料有些言过其实,有时甚至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为了突出自己,就信口开合甚至无中生有,或隐瞒自己的缺点。这些行为只是“小聪明”,等到用人单位重点考查时,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其实,人无完人,毕业生在求职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只要同学们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找准求职的方向,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场中仍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诚信就是就业市场上一张重要的通行证。因此,高职院校在整个学生教育过程中,注重做人诚信的教育,只有会做人,诚实守信,才能再做事,做好事。

  五、就业指导应加强学生成就事业的愿望和团队精神的教育

  从多家用人单位反映来看,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生的团队精神,现代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己经越来越不是一个安祥宁和的太平世界,只有具备清晰的事业远景和顽强拼搏精神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相应的,企业也需要这种具有拼搏精神的人才。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今越来越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世界。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有一群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才能缔造成功的产品,缔造成功的企业也只有捏紧的拳头出手才有力。这也是学生迈出校园即将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校园可以塑造“孤胆英雄”,而企业绝对不会。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从企业的用人标准,看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可以说,对于企业,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无法创新和前进。对于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没有交际能力,找工作就难。

  总之,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就业指导工作也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试析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2.试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3.试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阶段性论文

4.试析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5.试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及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论文

6.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教育论文

7.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8.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