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有一定功能

  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

  【解析】 第1题,题干中已经告诉我们是某行政区域,因此具有明确的界线,具有一定功能;具有独立性,但区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第2题,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上看:d可能是公路,因为d呈线状分布;a可能是农业区,原因是面积较大,距交通线远;c可能是城市群,看其形态是大城市的周围分布着小城市,因为此处位于交通干线的交会处,交通便捷,人口集聚,经济发达;b可能表示城市,分布在交通线附近,而且分布较均匀。

  【答案】 1.B 2.C

  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3~5题。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

  3.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 )

  A.地理区位 B.气候条件

  C.矿产资源 D.开放政策

  4.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

  ①高科技产业 ②高能耗产业 ③高燃料消耗产业 ④高污染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因素,只有开放政策是社会因素。第4题,东部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原材料相对不足。第5题,由于东部经济带能源、原材料相对不足,所以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是高能耗、高燃料消耗产业。

  【答案】 3.D 4.C 5.B

  6.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②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③所产粮食大量出口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人口、城市密集,城市、工业、交通等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耕地面积下降,再加上耕地破碎,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增产贡献率下降。

  【答案】 D

  2012年8月8日3时第11号超强台风“海葵”在我国浙江象山登陆。受“海葵”影响,广东、福建、浙江风大雨急。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台风中心位置的确定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