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单元试卷答案(2)

时间:2021-08-31

第二篇:《(新课标)2016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5)必修(1-3)》

  新课标2016年高三地理寒假作业5

 一、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子活动多的年份降水量也一定多

  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D.在重庆的夜空能清晰地看到太阳活动剧烈时所产生的极光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问题。

  2.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断层 B.背斜 C.向斜 D.褶皱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第4-6题。

  4.左图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5.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6.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5.图中丙地所在省区的发展方向是努力建设成为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小题。

  7.、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8.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城市首位度(区域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现象 ④产业转移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⑤

  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小题。

  陕西省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