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期中试题(2)

时间:2021-08-31

  二、填空题(共30分)

  1.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2._的季节,____的季节,是那__;同心协力,___,______,带来祝福。 济慈《秋颂》

  3.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作者___,原名__,字___< BR> 6.《拣麦穗》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 ,《童年絮味》的作者是当代诗人____,《山行》的作者是___(朝代)的____(人名),字 ___ ,与李商隐齐名,合称 。

  7.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 ______。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8.茂陵刘郎秋风客,________。画栏桂树悬秋香,_________。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9.山明水净夜来霜,________。_ _____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其二

  10.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1.一点飞鸿影下。____ ____ ___,__________。白朴《天净沙》

  三、默写(10分)

  孟郊《游子吟》

  秋词(其一)

  第II卷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一碗牛肉面

  记忆中,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说他们特别,是?蛭?歉盖资歉雒と耍阂徽琶懿甲胖刂刂逦频膟ǒu( )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他身边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十来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求学的学生。男孩把老人搀到一张离我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着,我正在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

  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一碗牛肉面,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①__________。他叫两碗牛肉面是给他父亲听的,实际上他náng( )中羞涩,又不愿让父亲知道。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他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厨房很快就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自己则端过那碗汤面。

  老人却并不着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块牛肉就忙不迭地把肉往儿子碗里夹。

  “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无神,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挡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地接受了父亲夹来的牛肉片,然后②__________把肉片夹回父亲碗中,③_________,那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老人感叹道,一旁的我不由得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④________又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做儿子的这时也趁机接话:“爸,您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好,好,你也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时慢慢jǔ jué( )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他碗里的面。

  姨妈(即店老板)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了一盘干切牛肉,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呶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那对父子的桌上。

  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自己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要牛肉。”

  姨妈微笑着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一听这话,我左顾右盼了一下,怕引起其他顾客的不满,更怕男孩疑心,好在大家似乎都没注意到这一幕。男孩也只是笑笑,不再提问,他又夹了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了一个塑料袋中。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然后目送他们出门。

  这对父子走后,小张去收碗时,忽然轻声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六块,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一时间,我和姨妈都说不出话来,只是无声的叹息静静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写出汉字。(3分)

  2.把下列词语准确地填在横线上(2分)

  A.悄无声息 B.周而复始 C.屈指可数 D.恍然大悟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2分)

  4.画横线的语句是间接引语,请把它改成直接引语。(2分)

  5.“一听这话,我左顾右盼了一下,怕引起其他顾客的不满,更怕男孩起疑心。”这里的“不满”和“疑心”各指什么?(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