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3)

时间:2021-08-31

建立互信

  让你的宝贝知道你相信他,他也可以信任你。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比诚实更重要。爸爸妈妈应该成为宝贝的榜样。抱着这个目的,你自己要尽量避免说半真半假的话。比如,如果你的宝贝该打疫苗了,不要告诉他不会疼(他立刻就会知道很疼)。还要尽量信守诺言,在你做不到的时候,要向他道歉没有做到。另外最重要的是,在宝贝一说了实话时就要表扬他。如果他承认自己吃了饼干,你要控制住自己不要批评他,而是感谢他的坦诚。积极地强调正确行为会产生令人吃惊的效果。

父母要做好的榜样

  父母在要求宝贝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宝贝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宝贝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宝贝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 孩子“说慌”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宝贝

  一些父母对于这个年龄段宝贝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发现宝贝说谎会以责骂的方式进行教育,有的甚至会用武力威慑。认为宝贝撒谎要是不打的话,以后就会变本加厉。但专家却认为,这只是最原始的做法。相反的,宝贝为了避免父母的打骂,反而会加重说谎的频率,发展为习惯性说谎。

父母在宝贝面前说谎

  爸爸妈妈是宝贝最早的老师,爸爸妈妈的言行影响着宝贝的成长,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论对人对事都真心真意,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很多研究表明,经常说谎的宝贝往往出自爸爸妈妈经常说谎的家庭。即使父母说的是“善意的谎言”,但是对于小宝贝来说,还无法细致分辨谎言的性质。因此,提醒父母,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要尽量避免在宝贝面前说。

用说谎与否评价宝贝好坏

  不要以宝贝说谎与否来评价一个宝贝的好坏,小小的谎言不要轻视,要认真加以分析,无法真正认识到宝贝说谎背后的原因,也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宝宝爱讨好小朋友怎么办?

  Q:菲菲已经5岁10个月了,漂亮可爱,但是我感觉她比别的小孩幼稚。她非常想跟小朋友玩,按她的身高应该是领导者,可她总是追随者。在亲人面前有时桀骜不驯,而对别人(主要是小朋友)却殷勤讨好,最担心别人不跟她玩。我想将女儿培养成一个自信、有独立能力、愿意思考的人,尤其担心她将来是一个缺乏个性,易被他人影响和操纵的人。我该怎样做?

  A:小朋友在一起玩,谁应该是领导者,这并不取决于他的体魄,而是源于他的伙伴关系和组织能力。所以菲菲家长认为“按她的身高应该是领导者”,这种观点不太恰当。

  另外,菲菲在亲人面前胆子较大,还有点放任,可是对小朋友却殷勤讨好,这其实也是常见现象。五六岁的儿童对家长和对别人的态度有时会不相同,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怎样表现会让别人(家人、老师、小朋友)喜欢,有点“两面性格”。至于她怕别人不跟她玩,是否她曾感受过被排斥在集体之外的“痛苦”?可能她以前在和小朋友玩时有几次表现不好,以致别人不爱和她玩。她认识到这一点,想改正,所以才好像要去“殷勤讨好”。再说“殷勤讨好”这个说法也不恰当,她只是愿意表示和小朋友友好而已。

  家长想让菲菲成为自信、独立的`强者,这是很好的愿望。不过如果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较随和,愿意和别人友好,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能说她就是容易受人影响。

  培养五六岁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重视给她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事先知道幼儿园开展什么活动,一定鼓励她去参加。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时间长了会有很大的进步。机会是培养人的好条件。

  和幼儿园老师联系,尽量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在班上表扬她,树立她的威信。

  了解她能力不足的方面,给她补课。比如,动手能力不强,可以在家里训练她搭积木、拼拼图、绘画、写数字等;玩的时候反应慢,可以和她玩比赛的游戏,鼓励她赢等。

  给她一些容易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端菜、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她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让她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加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她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

  让孩子有一种“我能行”的自我评价。越是认为“我能行”的孩子,就越能行,千万不要把孩子“看扁”了。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长项与短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同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这样会有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一、为幼儿的言语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儿童是否敢大胆开口讲话与家庭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要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让儿童有话敢说。家长的态度和情感要适宜儿童的发展,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营造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使儿童有任何的想法都愿意与家长交流。儿童天生好奇好问,家长切不可因厌烦厌吵让儿童闭上嘴巴,而应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探索。家长要抽出时间与儿童一起游戏、玩耍,增加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如果总是让孩子一人独自玩耍,语言交流又从何谈起呢?其次,家长可制作和设计诱发幼儿说话的材料和游戏,使儿童有话可说。比如游戏“小小录音机”: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或站着,一个人扮录音机,对方在“录音机”上按一下,然后说一句话,表示录音,再按一下表示放音,“录音机”必须模仿重复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既能培养听又能培养说的游戏,其中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我们要尽可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话的内容更加丰富。家长可有意识地带孩子出入一些社交场合,多让孩子参与社会交往。如逛商场时让孩子买东西;看病时让孩子自己告诉医生病情;多与同伴交往,开设“生日party”;孩子想办的事情由他自己去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