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代表了( )。(单选)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宗教本位论
D、 文化本位论
2.解答问题时,小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它的认知方式为( )。(单选)
A、 整体性
B、 系列性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3.提出“白板说”的著名教育家是( )。 (单选)
A、 洛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裴斯泰洛奇
4.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属于不稳定的内部原因的是( )。(单选)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5.皮亚杰认为,儿童在7岁以后,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单选)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A
解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2.D
解析: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权衡各种问题解决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较有把握的最佳答案,因而错误较少。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戈登?帕斯克将认知方式分为整体型与系列型。采取整体性策略的学生往往在开始阶段就对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整体的看法,对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与其将涉及的子问题以及自己将使用的方式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和预测。而采取系列性策略的学生常常将重点放在一系列的子问题上,一般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解决问题。
3.A
解析: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批判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导源于经验。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大教学论》对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且,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理论。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加入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裴斯泰洛奇的贡献主要在初等教育,提出了要素教育的理论。
4.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在此题选项中,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因素,排除CD选项,能力是稳定的因素,排除A选项。
5.C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齐河教师招聘试题答案】相关文章:
2.教师考编试题答案